丹西街道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3年丹西街道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规范法治政府建设流程,执行上级改革工作要求,现将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情况以及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举措及成效

一是继续推进合法性审查。根据数字化改革工作要求,强化法治政府合法性审查规范性建设,积极参加平台应用培训工作,改变线下审查流程,街道法审工作均通过“合同数字化管理”系统落实“一驳回二修改三通过”流程,各科室指定专人上传承办合同,由司法所转交法律顾问法审并出具电子意见书,保证每份签约合同修改意见可追溯。承办人员完成修改,二次法审、办事处主任审核通过后,进入签约执行阶段。2023年平台法审合同164份,11月至12月,平台升级,法审合同线下进行16份,全年共计180份,未出现瞒报、漏报、被书面纠正、提醒等情况。

二是积极参与涉法事项办理。2023年街道根据《丹西街道办事处法律顾问制度》内容,继续购买法律顾问服务参与街道法治建设,聘请法律顾问参与街道全部涉法事项,主要包括合法性审查、依申请公开、代理诉讼、法治宣传等,街道保障法律顾问工作经费。2023年法律顾问审查各线政府性合同180件,做到合法性审查100%;代理行政诉讼案件 7件;针对法律需求举行普法讲座3场;解答各类法律咨询 60次,其中上门参与横塘欧城中村征迁等项目调解各类矛盾协调会9次;代书各类法律文书 1 件。

三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2023年街道将“丹西街道汇丰社区平安体验馆建设”列入重大行政决策项目。该项目由街道平安法治办公室负责实施,依据浙江省地方标准《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第185号文件执行,经过网上公示、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报党工委同意等流程要求,已于2023年底完成建设,决策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反馈、执行情况等,均在象山县人民政府网站信息公开。

四是完善法治信息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的通知》要求,街道及时更新政务信息平台执法主体、执法权限、信息公开目录、监督渠道、救济渠道等,及时更新办事处及村(社区)依申请窗口栏目。2023年街道主动在象山县人民政府网站公开信息74条,未出现政务信息在其他平台公开情况;收到依申请公开8件,以纸质表格形式递送至街道办事处,告知书经过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并在平台上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操作录用,按申请人要求形式送达。

五是保证执法队伍持证率高占比。根据省司法厅《关于执法主体和执法证件清理通知》、县司法局《关于组织象山县2023年度行政执法人员申领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的通知》文件要求,街道积极开展执法证清查、报名、培训等工作,对执法主体执法人员管理系统登记信息进行维护,保证平台信息完整度100%,2023年街道共有14人考取新证,共有执法人员65人持证,核定编制占比率73%,其中行政干部持有率100%,丹西综执中队有执法人员10人,执法证持有率100%。

六是迭代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通过市域基层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全面提升街道治理中心治理实效。综合信息指挥室、平安法治办、丹西司法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丹西中队、县中心城区自然资源规划所、丹西派出所阿德哥警务室、丹西品牌调解室等已入驻中心,为街道落实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提供支撑,依托“141平台”牵头协调机制,落实“镇乡吹哨,部门报到”,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指挥室牵头城管、市场监管、资规、卫生监督等部门实体化联动执法46起。2023年,基层治理平台累计处理各类事项67239件,其中受理县网络民情会办中心帖子102件、12345热线投诉事件1865件,处理平安宁波E通上报事件65272件,办结率均为100%。开展多元化解机制,综合化解,矛盾纠纷化解率大大提升。街道治理中心实施“矛盾大调解”机制。政法线干部和平凡、老蒋、阿德哥等5个品牌调解室整合力量进行分类精准调解,借助人大代表、乡贤、律师、新象山人团体等实施综合化解,2023年以来已成功调解劳动争议纠纷、工程施工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等各类矛盾130余起。县域基层治理乡村善治“说系列”取得治理实效,打造完成村社级治理中心样板,蓬莱社区的邻里中心、珠水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齐全,凸显乡村善治“说系列”元素。共成立村社“说事团”9个,涉及说事团成员140余人,共开展各类说事活动160余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余个,其中蓬莱社区的“海蓬花说情”、珠水溪村的“自家人说事”等创新做法被市县媒体报道。“说系列”规范点创建已启动,第一批瑶琳、丹桂、北门、杨家、上街头、董何碶、西港等村社已完成说事团组建,并开展各类说事活动280余场。

七是营造法治宣传氛围。围绕重点工作推进法治宣传广度。着重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反电信网络诈骗等宣传,抓牢机关干部、村干部“关键少数”群体,聚焦新农村建设中旧改拆迁、农户建房等矛盾多发领域,及时防范各类法律风险。密切关注青少年、老年人群体,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群众对各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创建蓬莱社区省级“民主法治社区”、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积极推进“村官说法”制度,建成丹西宪法主题公园,开展宪法宣誓活动,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2023年,组织召开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会一次,组织班子成员学法4次,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反诈学习2次,进丹山书院、丹城三小、实验初中、假日学校等开展青少年法治宣讲活动4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老年人反诈等宣传活动6次,共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和纪念品8000余份,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件。

八是加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健全办事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丹西办〔2020〕36号》,规范法律顾问监督管理工作。司法所于去年搬至社会治理中心,于2023年1月10日通过省级“枫桥式”司法所验收,在一楼办事大厅设置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按时到岗,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街道认真落实“法律服务进村为民”工程,下辖村(社区)挂牌法律顾问信息,方便群众咨询联络,法律顾问定期参与村民说事,帮助化解矛盾。

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不足及原因

一是在“大综合一体化”及“执法一支队伍”建设中,街道配合参与的力度还不够强,对自觉参与执法行动、有效行使执法职权的认识还不够高。

二是承办人员在运用合法性审查平台进行法审的熟练度还不够高,需配备配强法律专业人员从事法治政府工作。

三、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街道按《象党法发〔2019〕1号》文件要求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职报告,每年年初将上一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提交班子议题讨论,分管党工委副书记汇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部署年度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年度执法工作报告、法治政府工作报告信息公开工作。街道成立法治建设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建综合办公室负责开展法治建设工作。

街道制定《2023年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必学内容强化学习,2023年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指导街道班子成员规范开展各项重点工作。

2023年街道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关于在全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纳入学习范围。新任领导干部均通过干部学习网完成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全年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与法治讲座和学法活动6次,学习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诈骗教育片、预防职务犯罪、“两法一条例”等。加强对村(社区)干部、调解员、网格员的法治培训,邀请法律顾问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宁波市调解条例》《宁波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定》《宁波市养犬管理条例》等培训工作。

四、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一是推进法治政府数字化改革。汲取合法性审查数字化改革经验,将根据上级要求在重大行政决策履行方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帮助规范开展决策流程。

二是深度融合执法力量。强化街道本级执法力量配合参与执法行动力度,提升办事办件水平,加强执法一支队伍建设和“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能够配合上级部门完成更多执法事项承办任务。

三是规范合法性审查流程。进一步整合法审平台功能,推动平台数字化建设,根据上级要求提升法审办件效率,强化合同归档管理。

四是巩固法治乡村成果。健全街道本级、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功能,督促法律顾问做好村(社区)调解员队伍业务能力提升工作,创优更多示范型法治村(社区),加强地方性法规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法规的宣传学习,提升干部办事能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五是深耕平安建设宣传。创新宣传形式,着重面向疏漏区域(商场、路口、建筑工地等)和重点人员(退休人员、自由工作者等),进一步加大平安“三率”、反恐、反诈、禁毒宣传的力度和密度, 进一步提高平安建设水平。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