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委员:
你在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东门渔村特色化打造的建议》(第32号)已收悉。经会商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石浦镇人民政府,现答复如下:
感谢你对我县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的支持。近年来,我县以深化“千万工程”建设为引领,对标未来乡村、艺术赋能村、垃圾分类典范村等创建标准,注重规划引领、区域特色、项目集成、改革协同,全力打造和美乡村万象山海图。
石浦镇东门渔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省历史文化名村,拥有丰富的渔文化、海防文化、民间信俗文化等,山海风光秀美,历史人文璀璨。虽然我县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推进东门渔村特色化打造中仍存在不足之处。下一步,我们将致力推进该建议,并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注重规划引领,彰显文化古韵
东门渔村已于2018年完成《象山县东门渔村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保护规划》,并于2019年通过市政府批复,为后续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下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保护规划落实落地工作,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针,明确保护范围与要求、历史格局和风貌要素保护、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利用规划等各方内容,确保维护村庄传统格局和风貌,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结合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行动和艺术赋能乡村创建,加强东门渔村文物资源普查工作,进一步挖掘底蕴和内涵,努力培育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的魅力乡村。
二、注重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
深化村庄清洁行动,加强县镇村三级联动,推进“山水林田路房”综合整治,定期开展实地督查,形成长效机制。结合新一轮和美乡村建设,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推进东门船厂协议搬迁及整治,持续改善和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同时,根据东门渔村产业结构现状,科学推进停车场、晒网场、晾晒区等生产生活点位建设以及村庄广场、村级冷库等建筑风貌统一,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标识体系等旅游配套设施,切实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乡村旅游承载能力。
三、注重活动宣传,营造文化氛围
持续擦亮中国(象山)开渔节金名片,深入挖掘乡土海洋文化元素,举办石浦十四夜、三月三踏沙滩、妈祖赛会、七月半放海灯等本土民俗文化活动,营造浓厚历史文化氛围。推进东门岛海洋渔文化保护和传承建设中心建设,整合当地特色文化和非遗资源,打造渔文化博物馆、渔拓文化展示馆等海洋非遗文化保护、展示、传承场所,全方位传承和传播石浦乃至象山特色海洋渔文化精品。开展二十四节气游乡村、非遗“乡村行”等活动,创新强化两岸非遗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乡土文化的挖掘传承中来。
四、注重活化利用,发展美丽经济
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加大闲置资源盘活力度,依托石浦港丰富海洋资源以及东门渔村特色产业和人文历史,把村庄传统文化作为提升村庄经营性收入的重要抓手,推动优秀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命力。同时,用好“三乡人”资源,引入优质社会资本,深化文化产业“一链式”服务,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全面优化东门岛旅游产品供给,开发渔村景观、休闲捕捞、非遗研学等集渔事体验和滨海度假于一体的渔文旅休闲业态,推出渔文化精品游览路线以及非遗伴手礼等文化赋值产品,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象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11日
(联系人:叶继红,联系电话:13606788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