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B
洪佩平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67号提案《关于打造全域研学旅行目的地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由县委宣传部部长沙罕洪领办,县文广旅体局主办,县教育局、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管理中心协办,经研究讨论并面商征求委员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学市场正逐渐成为教育产业的新热点。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科学实验等多元化的研学形式,不仅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研学热潮下,象山研学游遍地开花,非遗研学、海洋研学、影视研学等如火如荼,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研学基地初具规模。现已建成省级研学基地2个,市级研学营地2个,市级研学基地1个,县级研学营地(基地)20个。其中象山影视城、县海洋研学中心在全省研学中均有一定的名气,县海洋研学中心以“讲好渔故事、传播真善美”为主题,不断拓展渔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开发了鱼骨制画、鱼形结编、海洋气象研学、海洋环境科学探索等30余门较为完整的渔文化特色体验课,2023年获评为浙江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象山海影城包含3个大型户外研学活动场地、2个研学教室、300个床位宿舍、2000平方就餐区、20名研学导师等基本条件。中国海影城从2019年就开始布局研学新业态,打造中国蓝营地,投资450个太空舱舱位、450个综艺营地舱位、15个研学教室、3个户外运动草坪,聚力打造“王牌营”“跑男营”两个特色研学营地,构建太空舱、空军舱、王牌营、跑男营等1000个床位住宿区。目前已获得“宁波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象山县研学实践研学营地”“宁波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等多项荣誉。
二是研学市场来源不断延伸。通过东西协作,新疆库车、四川雷波等地青少年赴蔚蓝之约,为象山和西部地区结下了深厚的“山海情谊”。主动对接湖北黄冈等地,达成淡季输送合作。2023年累计接待学生8万余人次,创收突破1500万元,以链主制带动周边景区纷纷布局研学旅行,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是研学产品日渐丰富。做好产品定位,打好“影视+海洋”组合拳。象山影视城整合象山海洋文化和影视资源,致力于研发打造精品课程,推出《小剧星成长记》《鉴古知今》《民族复兴和文化自信》以及军事国防教育、影视穿越游、学国学、植物扎染、竹编手工、竹简制作、微电影拍摄、水下摄影棚潜水、LED摄影棚体验等特色研学课程20余个。中国海影城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学校的研学需求,充分融入浙江广电元素,不断推出《中国蓝少年特工队》《一条新闻的诞生》《中国蓝少年军》《我就是演员》等特色研学课程,经过4年的运营,“中国蓝少年”研学品牌逐渐被行业内所知晓。尤其是海洋研学,传承近100年的“鱼类故事”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研学模式从最初的走马观花逐渐转变为沉浸式体验。花岙盐场打造盐文化研学活动,体验“学盐技、制盐品、赏盐田、食盐宴、带盐礼”盐文化产业链,让青少年在劳动中体验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目前,我县打造全域研学旅行目的地工作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研学产业仍是粗放型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难点:一是研学基地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二是研学课程不够系统规范;三是地域特色不够明显。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打造全域研学旅行目的地,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多部门协同,系统化规划研学市场发展。制定出台《象山县全域研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7年)》,每年联合开展一到二次研学专题研究,评估论证三年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教育部门要做好学生需求调研,重申报,强规范,重点做好已批研学基地的品质提升,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发展一批,同时做好市场规范,对扰乱研学市场行为的研学基地定期清理,后续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与省内外对口帮扶地区开展研学合作。文旅部门根据旅游市场、研学游市场特点,打造具有象山特色的研学旅游IP,进一步挖掘象山研学游市场,培育研学游消费热点,开发挖掘具有象山特色研学产品,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二是瞄准长三角市场,差异化拓展研学市场半径。长三角城市研学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长三角旅游研学内容主要涵盖城市发展、文化遗产、科技领域等多方面。象山作为全国唯一的以县城为单元的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千年渔乡的民俗风情,其中渔港古城被余秋雨称为“中国唯一活着的古渔镇”。地域特色明显,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6618平方公里、海岛505个、金色沙滩25片,是全国少有的兼具“山、海、港、滩、涂、岛”为一体的地区,我们将坚持积极融入长三角研学旅游市场,利用地区差异,探索研发跟着非遗游象山、跟着亚运游象山、跟着影视游象山等研学产品,制定研学奖励政策,探索引进长三角研学联盟来我县举办研学论坛会、课程和线路研发,吸引更多的研学机构和旅行商入驻象山。
三是挖掘特色资源,市场化定制开发研学产品。主动出击按需定制。明确研学路径,拓宽研学人群范围,以学生为主,并逐步延伸至银发族及儿童。以片定营,以营带点,以点连线,四条岸线各有侧重,推动象山影视城、中国海影城等市场主体开发特色研学游产品,充分挖掘我县影视、海洋渔文化、帆船等资源,打造非遗、影视、海洋、赛事等特色定制研学游产品,通过生动多样、寓教于乐、深度体验的教学模式,讲好海洋渔文化故事,探索象山研学游新模式,进一步把象山定制研学游品牌做大、做强。寓教于游立足特色。打造研学新业态,提供专业度高、趣味性强、学术氛围浓郁的特色研学产品,实现产品在线路选择、景点组合、研学项目等安排上符合“寓教于乐”的特点,践行“知行合一”。勤练内功做大市场。完善基础设施,一站式解决基础硬件、餐饮服务、执行保障,通过穿点连线、以线铺面,将各乡镇旅游资源串联成线,辐射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学、游、娱、购、吃研学旅行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打造为全国知名的全域研学旅行目的地。建立研学旅行产业人才库,定期举行研学旅行指导师培训,为各景区景点培养更多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同步推出县域研学品牌“少年与海”,积极对外宣传象山研学旅行产品、研学旅行活动宣传片等,进一步增强象山研学旅游曝光率、影响力、号召力,带动文化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再次诚挚地感谢您的建言献策,希望您能够继续为我县旅游发展大繁荣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象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16日
(联系人:郑芝璟,联系电话:1866780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