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渔业局关于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0号建议的答复

吴林祥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象山海洋捕捞水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县渔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针对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局联合县商务局进行了认真梳理研究,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渔业是象山农业支柱产业,渔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74%左右,产业发展关乎着众多渔民的切身利益。为了更好更快的促进渔民增收,近几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推动现代渔业装备设施建设。根据农办计财﹝2021﹞24号文件精神,加快渔业装备和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一是近海捕捞渔船和船上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对高能耗、安全状况差的老旧渔船更新改造为节能环保安全新材料渔船,以及资源破坏强度大的渔船更新改造为资源友好型捕捞渔船。二是远洋渔船和船上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推广北斗导航等智能终端设备,提升远洋渔业安全生产水平。三是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设施设备建设。对具备加工冷藏能力的渔业企业及合作社等购置暂养净化、冷藏冷冻、生态环保等设施和原料处理、分级分割、灭菌包装等设备给予适当补助。补助上限不超过总造价的30%,每个项目单位补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二、积极推动渔获物溯源管理。通过数字鱼箱,自动获取渔获物全链路数据,该数据再融合政府和社会数据,成功搭建数字渔场、渔获物数拍中心等应用场景,实现渔获物的保鲜、溯源与增值,赋能捕捞产业新质生产力,助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首批生产数字化鱼箱5万只,与我县洋地运销船、捕捞生产船等20余艘渔业船舶开展合作,在4艘海钓船上进行试点。

三、积极推进数字渔业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中国水产城、耕海牧渔供应链等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服务,为企业、渔民和居民提供精准海上渔供信息、水产品信息服务,携手京东物流共建立智慧供应链产业园,打通象山海鲜源头直销“最后一公里”,全面提高象山海鲜综合竞争力和附加值。

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着八大产业链发展战略,积极组建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海洋生物招商小分队,多渠道多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渔船公司化管理、冷链销售等方面相继和中健昊业、中农联控股有限公司、山东种业集团等多家国企及上市公司进行对接,因诸多因素影响,目前项目对接进展较为缓慢。

五、积极宣传象山海鲜。让更多人了解象山海洋味道,联合拍摄的“象山海鲜”宣传视频在多个平台推广投放,通过与阿里乡村合作,邀请网红大V赴象山开展象山海鲜原产地溯源拍卖直播,向全国消费者展现象山开渔盛况及象山优质海货,进一步扩大象山优质水产品品牌影响力,在微博、抖音平台,开设热门话题,发动达人矩阵带动“象山海鲜”活动直播,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2024年,参加各类展销会4个,参展企业20余家。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在现有的政策下,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改提升、冷链物流等项目的建设,预计在2024年11月前出台《象山县渔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

二、加快满满鱼箱渔获物全链路数字化平台二期项目建设,计划向象山县内1000余艘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4种作业类型渔船推广使用数字鱼箱,并在17个定点渔港、中国水产城交易市场安装数字化读取设备;

三、加强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投资商打造一个良好、诚信和谐的投资环境,吸引国企、上市公司甚至外资企业来我县投资;

四、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争取专项资金,开展象山海鲜宣传,增加国内外产品展示展销频次和企业覆盖面,打响象山海鲜品牌;

五、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多元探索渔业数字化应用新场景,鼓励和支持头部生鲜电商企业发展,同时立足渔业远洋捕捞产销痛点,依托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开发和复用一批满足全县渔民需求的智能化组件,助力渔业数字化改革;

六、积极开展直播等电商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培育直播等新型销售人才,支持石浦海鲜电商发展工作,鼓励扶持海鲜等行业性电商园区基地,引导海鲜等传统产业通过电商转型升级发展。


象山县渔业局

2024年5月16日

(联系人:陈琳,13586895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