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用上机械臂添“智”更提“质”

发布日期:2024-05-29 09:07 信息来源:今日象山 浏览次数:

“有了这个新设备,以前育秧4000盘需要一天的时间,现在一个下午就能完成了,稻种用得也少了,真是又快又省。”日前,象山忠建水稻专业合作社陈瑛告诉记者。陈瑛所说的新设备,就是全自动育秧流水线,今年在位于定塘镇的宁波硕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用。

这套设备是去年引进的,也是目前全县首套全自动育秧流水线。它不仅满足本公司与合作社社员育秧需求,还为定塘、晓塘、新桥、东陈等地种粮大户提供育秧服务。陈瑛和丈夫干忠建在晓塘流转了1600多亩土地,种植粮食10多年了,这几年水稻育秧都在硕穗农业完成的。

记者看到,相比以往的半自动育秧流水线,全自动育秧流水线不仅增加了秧盘基质土传送带和稻种输送机,还有一大变化就是增加了会智能摇臂摆动的机器人。供盘、铺土、淋水、放种、覆土……短短十几秒钟,育好的秧盘被传送带移到末端,随后叠盘机将秧盘叠放整齐,旁边的机械手便伸出“钢指大手”,将其抓起精准码放到蓝色平台上,积累到一定数量,工人便驾驶叉车将秧盘转移到暗室催芽。

“以前的传统育秧需要八九个人,一天下来大家累得腰酸背痛,现在只需要3个人就够了(一个供空秧盘、一个传送带上倒基质土、一个投放稻种兼开叉车),每个环节都很轻松。”硕穗农业负责人韩时平说,育好的秧盘有5斤重,以前人工一次搬3个,需要两三个人不停地搬运,这个机械臂一次能搬10个,并进行精准码垛,快捷又省力。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全自动育秧生产线不仅工作轻松,而且育秧效率更高,秧苗品质更好。韩时平介绍,以前一小时育秧大概500盘,现在能达到800多到900盘,还能精准地传送基质土、种子、水,并做到用种量均匀,成苗一致,有利于水稻稳产和高产。

“硕穗农业自动化育秧流水线的投用,基本实现了秧苗工厂化生产,机器换人节约生产成本,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县农业机械化管理站站长王益成说,下步我县将积极探索“机械强农、科技助农、数字兴农”路径,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为目标,加快升级农机装备,不断提升农机现代化智能化水平。(记者 夏超明 王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