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杰委员:
你在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巩固象山白鹅产业龙头地位推动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第45号)收悉。经会商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东陈乡人民政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象山白鹅产业逐步成为我县的优势农业产业,现已形成种鹅种苗生产、肉鹅饲养和鹅产品加工等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象山白鹅品牌成功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功注册“浙东牌”白鹅、“象山白鹅”等商标和相应logo。2023年底,全县白鹅饲养量126万羽,生产销售苗鹅990万羽,全县象山白鹅产值达到6亿元。开拓宁波、舟山、杭州及海南、广东、福建、江苏、安徽、山东、江西等多个肉鹅饲养外延基地,年出栏肉鹅75.6万余羽。
但是,象山白鹅产业发展仍存在核心竞争力弱、产品单一、养殖空间受限、环保压力大等问题。下步,我们将结合相关建议,对接省市主管部门,进一步推进我县白鹅产业发展壮大。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站位瞄准种质资源优势提升。推进白鹅种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不断尝试新技术,继续在象山白鹅种鹅繁殖性能提升上做文章。在稳定保有80个家系520只种鹅的基础上,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就鹅繁殖和生长发育相关基因开展研究,筛选出与鹅产蛋和体重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位点各一个,以不断优化象山白鹅品种资源。加强与科研院校、产业龙头企业合作,加快产业智库引进,争取院士科创中心基地落户象山,借力专家智库提升种鹅繁育和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水平。
二是多方位突破养殖空间屏障。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象自然资规发〔2021〕23号)文件要求,指导养殖户充分利用好非耕地或质量较差的劣质耕地、农村闲置地边角地及存量土地,做好养殖空间拓展所需设施农业用地选址的指导工作;积极探索和推广种养结合新模式,今年将继续扩大稻鹅轮作面积300亩,预计年新增肉鹅出栏12万羽;积极拓展省外肉鹅养殖基地,将通过东西部协作在四川雷波建成年出栏能力20万羽肉鹅场一家。
三是联合指导粪污处理环保化。不断推进白鹅产业机械化粪污处理设备应用,完成粪污处理设备安装5台,同时通过对场区环境建设指导,年内新建美丽牧场2家;根据宁波市种业提升项目建设要求,指导3家种鹅场做好项目规划设计,推广节水生产模式,建设雨污分流设施、全自动化喂料、喂水、清粪设施设备等,争取项目立项或纳入项目库。
四是合力推进家禽定点屠宰建设和产业链优化。县商贸集团将于东陈乡大塔村原后陈塘采石场及周边地块建设集畜禽屠宰、肉品加工、冷链仓储和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配套年1000万羽家禽屠宰分割完整产线、收储冷库、污水处理站、综合办公区及其他配套工程。项目将于年内完成土地政策处理等工作,争取于2025年动工。同时将积极谋划销售渠道和市场拓宽工作,利用好省市农博会等平台,积极对接宁波、杭州、上海等市场,加大象山白鹅系列产品、菜肴等内容宣传推广,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象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30日
(联系人:李玲,联系电话:1515833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