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一苇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县政协第十一届政协会议上提出的第156号建议《关于激活基层医疗机构资源统筹推进失能老人医养服务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通过专题调查研究,并加强与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医保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建立坚强有力组织体系。将老有康养工作列为当前健康服务的大事、特事、要事,组建由县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老有康养工作领导小组,医养结合工作提升到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高度。县两办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县对部门、镇乡(街道)考核指标,县委组织部纳入现代社区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县委改革办纳入重点改革项目清单,县发改局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县住建局纳入未来社区建设清单,县人大、县政协多次开展专题议政、主题调研。
(二)完善部门协同推进体系。县发改局牵头,联合县编办、财政、卫健、民政、医保、住建、残联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成立失能老人“医康养护”工作专班,制定并出台专项支撑政策,定期召开专班例会,负责领导、协调、推进全县失能老人“医康养护”工作。构建医养结合“1+3”综合指导体系,在县发改局社会发展和改革科挂牌县医养结合指导中心,承担全县医养结合工作的规划布局、项目谋划、计划安排、协调推进等任务,在县老年医院挂牌医养结合技术指导中心,承担全县医养结合机构指导、培训、质控等任务,在县民政局挂牌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中心,承担全县失能老人全程流转养老服务任务,在县医保局挂牌长护险服务中心,承担全县失能老人长护险指导服务任务。
(三)打造全域一体服务体系。按镇域性集中打造、片区性联动贯通原则,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民营医院双线并举推进“医中增养”,分别打造N个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与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实行基层卫生院“医中增养”两年攻坚行动,将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中增养”改造项目纳入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年度计划落实资金。借鉴“高塘经验”,复制改造丹东、贤庠、定塘等卫生院,同步推进爵溪等新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设计阶段一体布局医养功能,织密“医中增养”一张网,到2025年打造“医中增养”床位200张以上,实现失能老人覆盖服务率100%。
(四)健全综合保障政策体系。重点针对“医中增养”试点工作,制订《关于深入推进失能老人“医康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内容包括:一是设立专项建设经费,新(改、扩建)机构“医中增养”与民办养老机构享受同等补助标准。二是简化备案流程,改建项目在确保消防安全、评估合格后,进行养老机构登记备案。三是完善医保机制,医养服务产生的医保费用单独核算,符合条件的“医中增养”机构挂牌长护险定点单位。四是突出专项激励,养老服务所得收入单独核算,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
(五)建设数据贯通智治体系。以“建设省统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为基础,串联云HIS、云公卫、云EMR、云LIS、云PACS、云体检、云家签等信息平台,建立老年人“全面、动态、连续”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老年人群健康数据通。探索“医康养护”管理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医保、社保、养老等资源信息集成,设置失能评估、健康档案、长护险审批、适老化改造、预警感知等模块,实现失能老人评估入库—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护理服务—事后一件事闭环管理,推动老年服务指标监测“一屏清”、老年优质服务“一键达”,实现老年人群管理数据通。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坚持系统谋划,健全联动发展机制。持续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区域老龄发展规划和卫生规划,加强县对部门、镇乡(街道)绩效管理考评,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失能老人“医康养护”工作专班制度,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失能老人“医康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扩大覆盖面,提高补贴标准,新(改、扩建)机构“医中增养”与民办养老机构享受同等补助标准。综合考虑服务成本、供求关系、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重新核定“医中增养”养老服务收费标准。进一步简化备案流程,编办在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及法人证书“宗旨和业务范围”中增加“养老服务”等职能;改建项目在确保消防安全、评估合格后,给予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完善医保机制,医养服务产生的医保费用单独核算、不计入医保总额,符合条件的“医中增养”机构挂牌长护险定点单位。加强专项绩效激励,薪酬分配向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居家及机构医养结合服务人员倾斜。
(二)突出需求导向,提升医养服务内涵。拓展规范医养服务内容,将“医中增养”服务项目分为养护服务、医疗服务与辅助管理三大部分:其中,养护服务主要包括老年人生活照料、娱乐活动、精神慰藉等服务;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医疗诊治与康复护理等服务;辅助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办公与配套设施。为住养对象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的同时,做好老年人的疾病诊治、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预防保健、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性的医养结合服务。畅通就医优先绿色通道,落实定期巡诊、危重症转诊、急诊救护等医疗服务。
(三)推进“医护”融合,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养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培训,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规划。完善培育机制,实行“人力资源公司县外院校导人+老年公寓培训”的护理员一键培训上岗模式。依托卫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平台健全医养人员岗前教育、岗中培养、继续教育等培养体系,加强医养结合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组建打造一支集医疗诊治、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社工关爱等一体化专业团队。
象山县卫生健康局
2024 年4月15日
(联系人:王静静,联系电话:8938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