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农业界别组:
你们在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空心区块整治》(第30号)已收悉,非常感谢对宅基地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经会商县教育局、县人力社保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县房屋征收中心,现答复如下:
自2020年9月我县列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空心区块整治工作,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县空间整治和宅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县空间整治和宅改专班,由一名县级领导担任专班主任,牵头包括乡村空间等五大空间整治。我局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以宅基地“三权分置”为核心,迭代升级前期做法,统筹推进闲置盘活、权票制度、数字化改革等创新任务,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促进农民农村增收致富。试点以来,累计盘活闲置农房1430宗,招引乡村产业项目130个、总投资21.3亿元,助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4万元,其中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占比达43.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8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65、领先省市。
今年,深化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363”拼经济专项行动中,对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空心区块整治、促进人口集聚等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下阶段,我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协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保障居住、管住乱建、盘活闲置”要求,深入实施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强化规范管理行动,因地制宜推进空心村或空心区块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一、聚焦城乡一体,进一步优化村庄规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契机,将群众关心的村庄发展目标、产业发展方向、村庄建设规划、历史文化保护等内容纳入村庄规划,推动“多规合一”,提高村庄规划实用性,目前先行启动15个村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已完成6个。坚持“片区化规划、组团式发展”,围绕打造“时尚东海岸、潮隐西海岸、风情石浦港、斑斓西沪港”四大美丽乡村片区,以空间统筹为核心、组团联动为重点、产村融合为导向,紧密结合湾区、镇区、园区、景区、农业生产区布局,编制片区化组团式发展规划,今年先行编制斑斓西沪港、潮隐西海岸和东陈东旦片区规划。
二、聚焦分类整治,进一步提升盘活成效。抓住“人、地、市场”关键环节,提升闲置农房盘活应用功能,进一步贯通与多层次市场精准对接渠道,充分显化农村闲置资源价值,今年计划盘活利用闲置农房420宗以上。深化“闲置农房+”乡村产业项目招引模式,推动闲置农房、闲置建设用地与农村承包地、林地、养殖水面、水库山塘、海边岸线等资源打包流转、整体开发,积极导入社会资本,培育商务旅居、康养旅居、研学旅游等新业态,促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今年计划新招引乡村产业项目10个以上。积极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支持农户自愿退出原有宅基地并获得合理补偿,实现“地尽其利”。
三、聚焦户有所居,进一步强化住房保障。依托宅基地资格权权票制度,以空心村或空心区块整治为突破口,试点开展宅基地制度“一票换五房”集成改革,即权票置换农村闲置房、养老房、城镇公租房、公寓式住房、商品房,丰富“户有所居”保障形式。今年谋划儒雅洋片区农民集聚搬迁试点,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通过房票安置、托底安置、自行迁建安置和其他安置等多种方式,尽力满足农户多样化住房需求。同时,统筹城乡养老资源,强化权票退出对象兜底保障。
四、聚焦共建共享,进一步加快市民化改革。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不断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推动农民居住权与土地承包权、收益分配权有效分离,让农民可以“带权入城”。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保障,以政务服务增值化理念推动“农村转移人口一类事”改革,实现农业转移人口搬得出、融得进、富得起。
最后,衷心感谢你们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象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9日
(联系人:余航,联系电话:1876810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