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雷协作,驱动多彩汶水“新蝶变”

发布日期:2024-08-16 15:04 信息来源:今日象山 浏览次数:

汶水村高山肉牛养殖基地。(记者 吴敏勇 摄)

从雷波城区往东南,金沙江支流汹涌澎湃,四围青山重叠,一个五彩集镇跌入眼帘。这里是雷波县汶水镇中心的汶水村,阳光下,青、黄、赤、橙、蓝各色“晕染”村舍屋巷外墙,一片片,一块块,斑斓如画。

在村庄核心商贸区,几条街巷顺山势而筑,柏油路面开阔平整,人车分流、安全有序;临街店铺招牌统一,屋檐、裸墙上,富有彝族风情的墙体彩绘、浮雕作品,结合具有设计感的青瓦屋面、景观设施以及新能源路灯,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街巷衔接的“枢纽”,则是村里最为热闹的所在,一座占地2600余平方米的田园农贸市场综合体高耸,商户云集、人流如织。

“热闹吧!除了本村本镇,永盛、箐口、瓦岗等镇乡的乡亲们,都喜欢来汶水赶集、吃饭、购物、逛逛玩玩。”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东军说,到了大集,人流量最高能达上万。而无论是核心街区风貌打造,还是汶水田园农贸市场综合体建设,都得益于中纪委定点帮扶和宁波(象山)东西部协作项目的联合推进。

汶水全村海拔落差近1000米,人口3359人。因处大凉山深处,山多地少,集体经济、产业基础薄弱,村庄环境更是“脏、乱、差”。2021年开始,中纪委定点帮扶汶水,结合象雷东西部协作项目实施,先后投入500余万元资金,启动打造民俗体验、田园观光、彝族文化于一体的特色风貌小镇,为汶水产业兴村、乡村振兴绘就新底色。

锚定未来宜攀高速路出口优势,挂职帮扶干部们积极协调各级资源,投资新建田园农贸市场综合体。“综合体集商超百货、餐饮休闲、停车场、客运中心为一体,建成后象山商贸集团专门对管理团队进行了专业培训。”王东军说,如今综合体平稳运行,还辐射带动村庄核心区整体商贸的发展,每年能为村集体年增收三四十万元,加上高山上的芦笋和肉牛养殖产业等,三年时间,汶水村年集体经济就从零元增长到了120万元,村民分红也年年增加。“村子美了、钱包鼓了、产业有了,幸福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王东军口中的高山芦笋项目位于汶水村七组,海拔近2000米。2021年,该村立足山地资源,整合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资金760万元,流转260亩山地,规划建设高山有机芦笋田园综合体,发展大棚芦笋产业。目前产出的高山芦笋远销成都、重庆等地,开发的芦笋酒、芦笋面条等深加工产品,更是出山达海远销江浙地区,市场效益可观。

“以前山地只能种土豆包谷黄豆,收入很低。”午后,32岁的彝族妇女陈史作与村民一道抢收芦笋,她说,现在自家不仅有土地租金的收入,在种植基地打工每月能挣2400元,年末还有分红,一举三得。

肉牛养殖基地所在山区海拔更高,该项目整合各级帮扶资金等4000余万元打造,采取“企业+政府+基地+家庭牧场(养殖大户)+村集体经济”模式,辐射带动周边8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今年7月,抓住象雷消费协作机遇,1.4万余份雷波优质牛肉跨山越海端上了象山人的餐桌。

何坤林是汶水最早参与规模化饲养肉牛的农户,今年养殖出栏肉牛50头,增收10多万元。他高兴地说:“以前抛家舍口外出打工,一年最多几万元,现在家乡政策好、机会多,越来越多的人返村创业,建设家乡的劲头十足。(记者 郑丹凤 吴启超 吴敏勇 通讯员 沈旻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