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山好“枫”警 守护“诗与远方”

发布日期:2024-09-12 09:28 信息来源:今日象山 浏览次数:

警务室民辅警环岛巡查,帮助观景平台上的游客拍照合影。(记者 贺梓钊 摄)

渔山列岛,是今年象山热度最高的海岛旅游目的地。清晨时分,海面泛出缕缕金光,随着太阳跃出海面,整座岛屿犹如被金色丝绒铺陈渲染……美轮美奂的日出景象,引来观景台上的游客“哇”声一片。

人头攒动间,三抹“警察蓝”分外醒目。“游客观景注意安全”“日出景美、注意脚下”……一次次提醒,一声声叮嘱,民警周科朝与辅警芦巧、余浩满身热汗,嗓子也已暗哑:“日出打卡点一共四五处,后面还得巡逻全岛,大家打起精神来……” 迎着初升的太阳,他们的脸庞,在海风的磨砺下,显得格外黝黑。

自今年常态化入驻渔山岛警务室以来,这样的日出巡防提示,已成为周科朝和同事们的“基本操作”。渔山列岛距离石浦东南海面27海里,碧海奇礁、风光旖旎,被誉为“浙江最美的海岛”。近些年除渔山村民及外来渔工长居主岛外,县内外海钓客与游客也纷至沓来。为让警务再前移、信息触角再延伸、服务距离再贴近,县公安局大力推进“一村一警”全覆盖,孤悬海上的渔山岛也有了“驻岛警务室”,实现各类警情介入“分秒必至”,守护一方平安。

随着海岛休闲游的兴起,2.3平方公里的渔山岛,岛民自营的民宿已达到20家,今夏上岛游客更是从日均100余人激增至近1000人,周末最高峰时达1300余人。如织的人潮不断涌入渔山岛追寻“诗与远方”:清晨看旭日东升、霞光尽染;白天在海边戏水玩沙、赶海拾贝;夜晚踏礁远眺“蓝眼泪”,搭起帐篷,燃起篝火,畅享“不着边际”的快乐……

随之而来的,是岛上旅游纠纷警情的增多。对此,石浦港区派出所积极应对,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升级旅游勤务模式,延伸宣防触手、提升管服质效,护航渔山列岛旅游平安。“常规‘一村一警’一般是一名辅警常驻,现在针对渔山岛的特殊情况,我们将驻岛警力增至一民警两辅警。”石浦港区派出所教导员林柄余表示,这样的警力配备,在全县是独一份。

渔山岛交通不便,往返石浦航程近4个小时,且航班不固定。为此,今年6月以来,石浦港区派出所对接县内相关部门单位,协调解决岛上警务室配套的办公、生活等硬件设施,增加常态化警力驻岛,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应急快处、巡逻防控、宣传防范、困难求助咨询等基础工作。

周科朝、芦巧、余浩就这样成为了渔山岛的平安“守护人”。他们每天在岛上的工作,从巡逻始由巡逻终。“早、中、晚三趟,全岛巡逻一次近两个小时,游客集聚的观景台、海岸礁石、帐篷营地等都是必到点。”周科朝说。与陆上警务工作不同,海岛警务室的民辅警们都是“多面手”,调解员、宣传员、安全员、救援队员……身兼数职,讲究一个警务全能、靠前服务。

除了警务工作上的差异,对于驻岛民辅警来说,生活上的不便也是一大挑战。警务室的宿舍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渔工房改造而来,三人间不足15平方米;全岛日供电时间最长仅10小时,供水更是“咸滋滋”,洗漱完身上、衣服上依旧一层“盐晶”,饮水全靠肩担背扛上岛的矿泉水。“住的虽不咋样,但咱们吃的好啊,透骨新鲜的各类鱼虾螺贝尝遍啦。”周科朝三人苦中作乐。

游客多了,岛上消费纠纷、酒后纠纷警情有所增加,旅游安全压力更是大增。警务室积极延伸触手,定期逐户上门宣教,组织民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同时,加强“微笑提示”,提醒游客适量饮酒、避免矛盾,宣防一体精准预防,本着“小事化无、快调快处”原则快速调解各类纠纷,让游客开心登岛、快乐离岛。此外,结合环岛巡逻,零距离进行危涯险礁提示、困难求助咨询、紧急情况协调送医等,巡防、服务两手抓,有效提升游客文明游玩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针对夏季游客可能出现的溺水、中暑、跌摔事故风险,我们利用船舱短视频、手机小短信、餐桌提示语、民宿床头宣传册以及‘大喇叭’等宣传手段,全方位守护游客平安。”周科朝介绍,6月以来,警务室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起,劝阻危险游玩行为150余起,解答游客求助咨询80余次,成功救助野外受伤、突发性疾病游客11人。

“没想到这么偏远的海岛上也有民警巡防,安全感满满。”在临海帐篷基地,准备体验海钓的杭州游客石剑龙表示,自己游遍浙江个个海岛,打卡渔山就冲着原生态,这么原始的岛上,竟然还能碰上民辅警巡逻,感到意外又感到安心安全。

日升中天,碧蓝大海上,船笛声声。这一头,在“警察蓝”的安全守护下,体验海钓的游客依次登船;那一头,又一艘游轮满载游客到访渔山,上船、下船,游客大军交汇码头,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鲜艳夺目又富有活力。(记者 郑丹凤 通讯员 梁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