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县委县政府“363”拼经济行动要求,在街道人大工委、政协联委会的监督支持下,重点围绕“产业新提升、品质新提档、民生新提标、作风新提效”四大方面,携手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全街道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区建设取得新进展。预计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3.2亿元,增速20%;全社会税收总收入3.75亿元。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4方面工作:
(一)全力稳增长、谋创新,经济发展稳进提质
一是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工业、商贸领域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7亿元,增速12%;外贸出口18.6亿元,增速1.6%;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4.7亿元,增速15%;限上住宿业营业额6501万元,增速66.5%。主体培育持续强化,新培育规上企业15家、亿元以上企业4家。深化暖企助企服务,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协助企业兑现各类政策奖励资金650余万元,通过“科技贷”等帮助企业融资1920万元。
二是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全力以赴抓项目招引,全年新签约项目7个,完成实际内资2.4亿元、浙商回归1.25亿元。扎实开展低效空间整治,持续推进制造业“腾笼换鸟”行动,前岙区块、神鱼地块等区域完成腾挪清退。紧抓项目建设进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制造业投资1.8亿元,县重点项目海润一业、成龙阻燃、银鑫铜业等项目竣工,润洲邦、博蓝特、泓晟印染等9个新项目开工。
三是创新要素不断积蓄。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成功申报国科小30家、省科小20家,睿封胶囊创新项目报送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谊胜针织等5家企业成功申报县工程(技术)中心,2家企业入选县科技型“小巨人”培育企业。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行动,持续推进针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积极谋划针织服装产业人才学院,成功联合5所高校举办县首届“青年与海·浪尖衣潮”夏季运动休闲服饰设计大赛。开展数字化改造供需对接和上门诊断服务,3家企业入选市服装行业数改第一批试点企业,新增轻量级数字化改造10家。
(二)着力抓风貌、优品质,全域美丽持续提档
一是城市品质再提升。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断头”10余年的瀛洲路(象山港路-新爵路)建成通车,牛白线(大岙-白沙湾)公路大中修项目完工,市政基础设施修复三年计划两年完成,镇前街-昌欣路道路改造工程招标完成。深化老城有机更新,瀛海小区1号楼解危完工交付,文泽苑住宅验收交房,金谷云境府结顶预售。持续提升城市运营精度,常态化开展城市文明提升行动,重点推进商贸街“一跨六乱”整治,实施环卫服务市场化运营。
二是城乡共富再提质。持续发力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行政村经营性收入30万元全覆盖。谋划共富场景打造,整合鱼鲞产业成立“爵鲞”共富品牌,牵头成立县鱼鲞产业协会,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牵头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公屿村省级未来乡村项目通过市级初验,前岙村土地垦造工程完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大燕山塘(北塘)提标改造工程竣工,陈家坑山塘、新凉亭区块行洪溪坑项目完工。
三是生态环境再改善。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治乱、添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改造提升垃圾分类“两点一房”36处,完成垃圾中转站迁建。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完成黑臭河整改销号,完成腾蛟东路、振瀛路、起凤路管网检测及修复,完成瀛海小区住宅区污水管网改造,获评市第十二届水利“大禹杯”优秀街道和“甬有碧水”攻坚行动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领域成绩突出集体。
(三)致力补短板、防风险,民生福祉优质共享
一是社会保障更加坚实。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举办县针织服装技能大赛、街道焊工技能大赛等劳动者技能大赛,处置重点欠薪事件6起,帮助员工追回薪资约167万元。户籍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保参保率均达99.5%以上,新增甬宁保参保8045人。深化“来了就是爵溪人”共富品牌建设,新市民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加快构建“全龄友好”社会,敬老院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完成建设,新增市提升型妇女儿童驿站1个。扎实做好困难、残疾人等群体帮扶工作,龙溪社区通过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公屿村入选市“暖暖的新家”现场会参观点位,发放慈善救助金、残疾人补贴146万元,东西部协作和山海协作高效完成。
二是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健康爵溪”高质量推进,联合宁波李惠利医院、县中医集团爵溪分院举办第一届健康文化节,前岙村完成市级除四害样板村创建,结直肠癌、肺癌高危人群、妇女“两癌”筛查均超额完成,新增基层名医工作服务站1个。文体事业不断进步,公屿村获评省级文明村镇,街道代表队荣获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歌咏比赛金奖,新建城市书房1个,入选“象山好人”2名,成功举办第二届赵五娘慈孝文化节、“七月半”民俗文化等活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顺利完成民兵整组。
三是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平安建设抓紧抓实,深入开展企业、渔业、出租房、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重点攻坚“拆窗破网”专项行动,完成小微园区安全管理示范化建设9家、其中通过市级验收2家,拆除防盗窗、防盗网1078处,新建充电驿站93处。持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获评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突出集体,街道应消站完成建设并通过市级验收,组建县首支镇乡级无人机巡查队伍。圆满完成全国两会、象山马拉松赛事等活动维稳安保任务,常态化开展禁毒、反诈、反邪、反走私等工作。
(四)奋力提效能、转作风,自身建设谋深抓实
一是政治建设持续强化。始终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开展政府系统党纪学习教育,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
二是法治建设走深走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管理、政务公开等制度,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培训。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协办人大建议7件、政协提案4件,办理居民议事员建议28件,办复率100%。
三是清廉建设全面推进。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扎实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专项行动和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始终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约束,严控行政运行成本,高质量做好县经济责任审计迎审工作。
与此同时,民族宗教、统计、老干部、关心下一代、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商会、侨联、残联、科协、慈善、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工作均取得进步。
各位议事员,每一点收获、每一分成绩,都来之不易。过去一年,我们能够迎难而上、稳健前行,是县委、县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街道人大工委、政协联委会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街道人民团结奋斗、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街道办事处,向各位议事员,向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爵溪发展的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满怀收获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看,传统针织产业动能转换缓慢,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仍存在堵点,盘活低效土地机制办法不多,招引重大项目力度不足。从城乡建设看,城乡风貌精致度还不够,重点区域经营秩序难题还未得到有效破解,城市有机更新和滨海重点区块开发还需加快;从社会事业来看,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新市民服务中心保障力度仍有欠缺;从政府自身看,系统性思考、前瞻性谋划、创造性执行还有待加强,干部队伍斗志不旺、业务不精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不足,采取切实有效举措,认真加以改进解决。
二、2025年工作重点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我县冲刺经济总量破千亿的关键之年。今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区目标,紧扣县委高质量发展“八大攻坚行动”,走好产业转型、发展破局、治理迭代、队伍蜕变“四条路”,全力推进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和谐稳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70亿元,全社会税收收入4亿元。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突出攀新攀高,走好产业发展转型路
一是全力做大经济规模。坚持工业主体地位,锚定工业产值破百亿目标持续发力,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货物出口增速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规上研发费用支出占比2%以上。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容,用足用好“两新”政策,释放消费潜能,争取增加县消费券适用商家,打造环渔港夜间经济圈,重点升级下沙沙滩排档和渔港夜市,实现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6亿元、限上住宿业营业额7000万元,培育5亿元以上商贸企业2个,引进亿元以上商贸企业2个。加快壮大“爵鲞”产业,重点扶持3-5家核心成员企业,实现年产值破4000万元。
二是聚力做强产业能级。加快传统针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深化针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推动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研究院落地,投用商贸选品中心,探索发展数字云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推进全行业“智转数改”,力争规上针织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新增县级及以上数字化车间2个。探索“政校企”联动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创建象山针织服装产业人才学院。持续提升合作能级,争取与雅戈尔、李宁等知名品牌合作开展时尚走秀、新品发布等活动,打响“做针织找爵溪”供应链品牌。进一步支持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弘扬爵溪企业家精神,实施新生代企业家成长计划。
三是着力积蓄投资动能。聚焦经济发展支撑领域,通过“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和低效用地,招引一批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优质项目,谋划市级印染园区建设,力争新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5000万以上项目2个。全面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润洲邦机械、东润电器等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全达新材料、博蓝特齿轮箱、甬南时代制衣、泓晟印染等项目投产,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工业投资1.5亿元。
(二)突出宜业宜居,走好花园城区破局路
一是提升城市风貌。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启动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方案编制及项目谋划,完成镇前街道路改造工程,加快龙溪社区省级未来社区、东塘体育公园、大宇路改造等项目动工,基本完成金谷云境府建设。紧扣时尚东海岸定位激活城市滨海板块,力争阿那亚酒店动工续建,协助推进恒大地块收购开发,谋划“七湾八岗”网红节点景观打造。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乡智慧停车系统、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垃圾分类“两点一房”5个,常态化开展城市设施体检,健全多方联动、常态长效的管控机制。
二是涵养人文底蕴。深化公共文化供给,精心策划举办第三十九届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赵五娘慈孝文化节、“七月半”、半程“海马”等活动。挖掘报道爵溪好人故事,力争上榜“象山好人”2人以上。加快文旅产业发展,结合松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串联构建非遗、研学、康养、运动等“文旅+”场景。
三是擦亮美丽底色。以新时代“千万工程”为主线,完成公屿村村庄规划编制,顺利通过省级未来乡村省级验收,争取获评县级“赛马”项目。探索盘活白沙湾区域闲置地块,组建环白沙湾区域民宿联盟。扎实推进水利建设管护,完成爵溪东塘燕湖清淤工程和前岙村响岩下防洪渠项目建设,力争白沙湾流域整治项目动工。高标准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进水环境消劣提质,推进城区生活污水和非印染工业废水接入城东污水处理厂,配合做好城区生活污水管网提升。
(三)突出共富共享,走好社会民生迭代路
一是推动公共服务更优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县中医集团爵溪分院迁建工程随时动建准备,继续加强与市李惠利医院医疗资源链接。高度关注“一老一小一新”,开展“我陪孩子读经典”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深化“车轮食堂”老年助餐服务品牌,争创市3A级敬老院,实体运行公屿村助餐点,争取全年助餐增加3万人次。以“红色乡音”党建品牌为引领升级流动人口管理机制,提升新市民服务中心功能,探索开发新市民中心线上平台,拓宽新市民参政议政渠道,选拔优秀流动党员挂职担任社区主任助理。
二是推动社会保障更坚实。持续推进社保、医保扩面工作,户籍人口养老、医保参保率保持99.5%以上。推进“扩中”“提低”行动,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做好低收入人员认定和动态监测,高质量发展慈善、红十字事业,全力做好山海协作和对口帮扶。健全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办好县级职工技能大赛,持续开展无欠薪行动。扎实推动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
三是推动基层治理更高效。加快构建大平安格局,围绕安全生产、群租房、食品药品、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纵深推进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形成“最多查一次”的安全生产爵溪模式,新增小微园区示范化建设7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强用好社会治理中心,迭代升级“141”基层智治体系,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拓展无人机智能巡查服务领域,争创“乡音”调解市级品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严厉打击电诈等违法活动,扎实做好防汛防台、防灾减灾等各类风险防范,源头化解各类信访矛盾苗头。
(四)突出赋能提效,走好自身建设蜕变路
一是更加铸牢政治忠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作风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健全完善“日对账、周碰头、月例会、季汇报、年述职”工作体系,切实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
二是更加严格依法行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决策、行政复议、政务公开等要求,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议事员建议。
三是更加锤炼过硬作风。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把宝贵的资源和财力更加高效地用在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上。全力配合做好县委巡察工作,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