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025-168539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成文日期

2025-02-11

发布机构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一场新春叙事会共绘文旅新篇章

大年初九,烟花与鞭炮声交织中,新桥镇灵岙村 “周姐大食堂” 正式营业。旧碟片、老海报、复古小卖部、怀旧社区墙绘……这座由礼堂改造的食堂以“80年代乡村记忆”为主题,提供的不仅是美食更有乡韵。

临近中午,食堂内已有好几桌等待就餐的游客。周姐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客人,一边手脚麻利地准备餐食。她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村里的民宿发展势头好、潜力大,亟需打造一个具有辨识度、高品质、品牌化的“餐饮+住宿”文旅消费场景,“周姐的民宿”项目品牌也就应运而生。

“周姐大食堂”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村里游客的餐饮问题,更打开了灵岙村民宿发展的“流量密码”。 ”春节试营业期间最高一天接待了18桌,不少南京、苏州的老客都是专门冲着这口‘烟火气’来的,预约的客户已经排到了正月十五后,接下来可有得忙了。”周姐翻着订单本笑道。

当天上午,村里的灵岩山居茶室内,气氛同样热烈。几位当地民宿主、景象文旅公司和灵岩火山峰景区代表及新桥镇旅游办的工作人员围炉而坐,“乡村旅游升级”“民宿集群发展”等热词在氤氲茶香中此起彼伏。一场新春叙事会,揭开了小镇民宿发展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生”的突围实践。

“一间客房单价压到200元,还要包三餐,利润太薄。”民宿主尹峰道出了行业困境。新桥镇300余家民宿中,七成以上为家庭式经营,分散的个体户模式导致服务标准不一、客源争夺激烈。

文旅公司代表王佩佩佐证:一家民宿主既要管客房清洁,又要张罗餐饮,很难保证长期的运营特色和服务质量,“最后只能卷价格,陷入恶性循环”。

讨论渐入深水区,如何破解“个体户单干难成气候”的痛点成为焦点。“现在的农村民宿发展就像是海上寻宝,各自发展没有长远目标是不行的。我说还要把民宿发展方向都统一起来,一锤子砸出个大浪花来。”尹峰再次提出看法。

这一“民宿联盟”思路让在场者眼前一亮,大家随即展开热议讨论。最终,旅游办工作人员提出未来发展方案:整合灵岙村的56家民宿资源,试点推出“山海康养卡”“亲子研学卡”等差异化产品;将‘山海康养走廊’,未来灵岩山游步道、上盘村健身广场和黄公岙的竹林温泉纳入周边民宿体系;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旅居+健康管理”模式,吸引银发经济客群;联动象山影视城,开展剧组探班、古装体验等活动,吸引影视迷客群……

当老建筑遇见新业态,当个体户迈向“品牌共生体”,这座山海之间的小村庄,正用“一碗烟火气,半卷山海图”的巧思,吹响新春旅游发展的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