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工作总结

1-12月,我县7项商务经济指标增速较1-11月“3升1降3平”,总体形势恢复向好。1-12月,我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6亿元,同比增长3.8%,高于全市平均2.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4;我县实现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6%,位居全市第7;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2%,位居全市第8,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3.5%,位居全市第2。1-12月,我县进出口总额249.6亿元,同比增长4.5%,位居全市第8;出口224.6亿元,同比增长9.1%,位居全市第8;进口25.0亿元,同比减少24.0%,位居全市第10。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县内贸总体承压运行、外贸货物进出口呈上行态势。

今年来,我局以县委、县政府“363”拼经济专项行动为抓手,努力培育对外开放优势、扩大消费支撑作用,推动商务经济优结构、扩总量、提质量,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新实践贡献商务力量。2024年,商务特色亮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速释放内需,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向好。一是提振市场信心。完成市县两级商贸政策兑现709万元,惠及企业203家次。持续开展消费券发放活动,1-12月,累计发放消费券745万元,直接带动消费超1.97亿元,资金撬动比1:26.3。持续加大汽车、家电、智能家居、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置换更新补贴等政策宣传引导,截至12月底已拨付汽车依旧换新补贴2101.5万元,汽车置换更新补贴1134.1万元,惠及1009人次。拓展家电线上线下双渠道,实现核销金额1980.46万元,直接带动消费10803.77万元,全力激发县域消费活力。新增入统限上批发企业27家、零售企业7家,带动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约10个百分点。二是营造消费氛围。举办“约你见一面”海鲜面长桌宴活动,推广宣传象山特色海鲜面。牵头2024年度“象山特色饭店”推荐工作,排摸特色鲜明、人气旺盛的酒店饭店10余家;组织工艺精品菜、盘饰制作等培训2场,赴宁波甬上名灶学习1次;组织“潮购新春·惠满象城”“乐嗨五一、畅购半岛”““乐嗨国庆·惠享金秋”等系列惠民促销活动,引导商贸主体开展促消费活动超百场。三是提升消费平台。完善业态配套,改善功能布局,打造一站式社区商业综合体,促成城东邻里中心、二手车市场开业,推进城南市场室外幕墙、绿化等工程,创建塔山、丹河社区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引导重点商圈、商业街区积极参与省、市特色街区或智慧商圈创建工作,石浦渔港古城成功创建省级商业特色街区,象山万达广场成功创建市级示范智慧商圈、获评2024年度宁波十大人气商业综合体 。推进“精特亮”创建工作,创建茅洋花墙旅居、石浦湖礁湾海岛等生活特色街区。

(二)坚持外引内育,不断激发开放型经济活力。一是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加快开放能级提升,更新制定《万物开源•“六港”提能行动清单》,印发象山县“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晾晒指标、行动清单。推送县委组织部人才办案例,入选宁波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二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出台《2024年度象山县外贸企业境内外拓市场支持标准的通知》,扩大重点境外展会支持范围,提高新兴市场展会补贴标准。截至目前,兑现县级开放型经济政策资金1510.08万元、进口奖励224.17万元、人员出境奖励资金116.88万元、涉及企业403家次;下发市级及以上奖励资金1149.99万元,涉及企业397家。帮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组织企业参加135届、136届广交会、华交会、拉斯维加斯服装展、悉尼服装展等境内外组团8个,赴境内外参展企业超过300家次。三是跨境电商有序推进。引导跨境电商集聚发展,电商园区已集聚跨境电商领头企业10家;鼓励传统工贸一体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2024年度新开展跨境电商外贸企业12家,海关特殊监管模式跨境电商出口约0.24亿元。

(三)聚焦电商赋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一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出台《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截至目前,目前审核已兑现政策资金217.2万元,其中跨境相关补贴共计139.7万元。另有国际商标等补贴39.5万元正在补助过程中。二是推进电商空间载体建设。放大电商产业发展效应,深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电子商务载体建设和主体培育。完成国际风情街电商直播基地装修、殷夫公园地下室消防改建工程,并正式投入运营。县电子商务创业园运行平稳,1-12月,新招引电商企业19家,共入驻电商企业77家,提供就业岗位348个,园区实现网络零售额约3.19亿元。三是培育直播电商新业态发展。积极推进传统企业向直播电商转型发展,1-12月,我县共有抖音、快手、点淘等活跃主播171位,开展电商网络直播26148场次,销售商品2623.8万件,网络直播零售额21.6亿元。积极推进直播共富工坊建设,挖掘培育直播共富工坊3个,入选省级优秀案例1个。四是开展电商直播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直播培训活动,推进电商直播“进乡镇、进产业、进企业”系列培训活动。目前累计开展直播、短视频、跨境等各类电商培训、活动55场次,累计培训人员1463人次。其中跨境电商技能培训308人次,举办服务对接活动4场。

(四)聚焦民生保供,全力营造平稳发展环境。一是防范商贸公共安全。常态化开展商贸行业安全排查行动,排查大型商超、酒店、专业市场、加油站共计586家次,共排查隐患632项,整改确认隐患612项,整改率96.8%。开展专业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消防通道、消控值守、消防设施运行等情况,整治所辖商场、市场13个。二是加强行业监管力度。文明城市提升共建,优化文明攻坚点位下沉责任分解方案,对4个视频点位实行定岗定责定人,开展全天候巡回督查,确保打赢全国文明城市提升攻坚战。做好消费帮扶工作,制定《2024年度象山县消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精准实施消费帮扶,分解消费帮扶目标任务。预付卡投诉处理,牵头拟定《象山县“预付卡退费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按照“谁主管、谁监管”的要求,重新明确工作职责,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全面推进预付卡专项治理工作。2024年,累计共受理投诉1193件,同比下降16.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5万元。开展联合检查92家次,制发整改通知书25份,推动整改问题6个。三是做好菜篮子保供稳价。加强货源组织调运、市场运行监测,确保蔬菜、猪肉、水产等商品货源品种丰富、数量充足,根据需求投放市场,生活必需品价格运行平稳,市场秩序良好。积极落实《象山县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供应预案》,强化组织领导,完成节庆期间生活物资保供。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紧抓“拼经济、促民生、保平安”的工作主线,秉持“开放再出发”的工作思路,努力培育对外开放优势、扩大消费支撑作用,推动商务经济优结构、扩总量、提质量。

一、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研判分析

(一)形势研判

2024年,商务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态势。但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重点领域消费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商务经济回升的动能还不够强劲。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宁波冲刺“GDP两万亿俱乐部”的关键之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艰巨。从有利因素看,全球经济贸易温和复苏,国家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导向鲜明,明年或将根据形势变化再出台一批增量政策,同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的300多项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改革有望提速,将有力支撑我市商务经济回升向好。从风险挑战看,世界经济增长动能明显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全球贸易壁垒增多,地缘政治影响加深,全球产供链安全和贸易秩序面临较大的挑战,持续向好的内在动力还不足。

(一)外贸不确定因素增加但机遇并存。从国际环境影响来看美对华拟加增关税造成2024年下半年和2025年一季度的对美提前集中出口,我县出口有可能呈现先扬后抑的趋势;从市场结构看,2024年全年我县出口欧盟占全县出口比重为13%,东盟出口比重为12%、中东地区出口比重为4%,比2023年分别上升-2.9、1.2和-1个百分点;出口前五位国家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巴西出口比重分别为24%、5%、4.5%、4%、3.8%,和2023年相比分别上升0.2、2、-1.3、0.8、1个百分点,2025年拓展新兴市场将成为稳贸主力。从产业链重构看,部分国家强行推动“脱钩断链”,将设立境外生产基地作为获取订单前置条件,该部分“走出去”企业2025年处于达产高峰,今年我县共有12家企业申报境外投资设厂,明年将继续增加,影响我县出口。

(二)支撑性指标增长压力加剧。从批发业看,受大宗价格震荡徘徊、招商政策更趋严格等因素影响,存量批发企业维持增长有一定难度,而新增大项目、好项目偏少。从零售业看,受整体经济大环境、消费降级等影响,部分园区企业出现经营放缓现象。从餐饮业看,受餐饮营业基数攀升影响,预计增长空间有限。

(三)消费趋稳回暖但基础不牢。从政策撬动看,明年国家仍将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但政策力度尚不明朗,同时今年上半年极氪新能源车基数、下半年汽车购新消费券撬动等影响,也将为社零增长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从商品结构看,2024年1-12月,十大权重商品“5正5负”,传统燃油车零售额增速下降明显,石油及用品类、日用品类等商品仍为负增长。从消费业态看,百货店、专卖店等传统业态依旧承压,但娱乐、健康、教育等服务性消费引领增长,直播电商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将带动消费需求逐步释放。

(二)主要目标

基于对当前商务经济形势研判及市县考核目标,2025年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批发业同比增长12%、零售业同比增长10%、餐饮业同比增长15%,自营货物进出口额保持全国占比份额。

(三)面临风险挑战

一是存量企业回落明显。部分企业存在业务订单缩减、终端需求减少等情况,消费降级导致业务回落明显,如1-12月限上汽车零售额累计下降约11.4%(剔除部分流量),限上日用品类、烟酒类、中西药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商品零售下降明显,分别下降9.7%、13.6%、13.8%、7.7%。后期预计上述品类仍将呈现负增长态势。

二是支撑增量较难挖掘。目前,因我县传统零售业态布局相对固定、经营范围多数以产品县内流通消费、本地居民消费为主,限上零售企业多年来更新速度相对偏慢,如大润发、现代家电、泓宝行、好阳光商贸、养生堂医药等企业都为老牌传统企业,在库时长超10余年,整体增长速度趋于放缓。同时,受地缘优势、政策竞争差异等影响,缺少新型平台类、电商类等新增优势企业支撑,也会对社零下步增长造成影响。

三是主要行业出口拉动减弱。2024年我县针纺和机电类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0.67%和11.31%,出口比重分别为28.36%和51.40%。2025年欧美贸易限制、国内出口商竞争加剧、订单和产业链转移、2024年高基数等影响,2025年针纺类、机电类产品出口增速将放缓或呈下降趋势,或对我县整体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四是出口数据外流。因推进船舶预付款保函工作未取得成功,2025-2026两年预计出口数据外流超过35亿元。

二、明年重点工作

(一)深挖内需市场,不断激发消费活力

一是加强消费氛围营造。落实国家两新政策,持续推进实施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券发放等工作。指导商贸企业、行业协会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发挥汽车展、家博会等节庆活动带动作用,不断提振市场需求,提升城区烟火气。

二是加强消费场景培育。充分挖掘县域消费新空间,立足象山特色,培育打造一批高辨识度的消费新场景,激发市场潜力和企业潜能,带动消费提档升级。打造海鲜餐饮地标,持续推进城南市场、渔人码头等海鲜餐饮集聚区建设,联动宣传部、文广旅体局等部门,加大象山美食营销推广,不断吸引外来消费。进一步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拓宽县域便民服务。

三是加强招商引贸成效。发挥象保合作区、京东等县内重点平台作用,招引培育一批潜力足、成长性好的规模企业,切实促进商贸经济平稳发展。加强项目招商培育,利用汽车广场、电商直播基地、城南市场等项目资源,招引一批新的商贸企业落户。

(二)坚持外引内育,持续释放开放动能

一是加快企业拓市抢单速度。以“拓市场抢订单”为主线,提高企业境外参展的政策支持。优化境内外展会组展服务,助力企业拓展新兴市场,着力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RCEP成员国、东盟、中东、拉丁美洲市场。多维度促进中东欧合作,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企业根据自身性质和中东欧国家特点,针对性地开展进出口和走出去业务,保持合理发展态势,2025年组织企业境内外组团参展10个。

二是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转型。加强自有品牌建设,提升外贸企业曝光度、影响力,促进内外贸企业供应链合作,利用外贸企业渠道促进内贸产品外销,实现合作互利共赢。加强外贸传统产业品牌打造,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县域外贸产业品牌效应。

三是加大企业培育招引力度。结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开展外贸企业相关产业链招引,扩大外贸企业队伍。发挥中供销、新港码头、大中庄、新乐船厂等四个码头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进口、船舶和海工临港装备出口。开展招商引贸行动,促成浙江茗晴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县开展合计18亿元的压缩饼干和化肥出口;二是加速推进以贸引贸行动,促成县商贸集团与汉诺供应链(宁波)有限公司合作招引市外扩大二手车出口2025年出口额目标1亿美元。

四是推动跨境电商提质增效。开展跨境电商企业招引,牵线商贸集团为意向落户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供应链和金融支持。引导跨境应用主体(传统工贸一体型企业)转型升级,开展“抓大扶中育小引强”企业梯队化培育行动,打造“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筛选一批传统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加强品牌化发展理念,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国际认证。加大跨境电商人才培训300人次以上。2025年培育市级跨境电商试点12家,建设海外仓3000平方米。

(三)畅通流通渠道,积极优化物流体系

一是推进商贸项目建设。加快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及交易市场、石浦渔需品市场、涂茨邻里中心等一批重点商贸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规划落地、建设进展顺利,进一步优化县域商业布局。提升市场仓储、保供能力,谋划建设石浦东部邻里菜场、鹤浦菜场,改建西周菜场和涂茨菜场,建成中心菜场二期。

二是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以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项目建设申报为契机,推进中心市场智慧冷链物流中心、农副产品分拣设施和冷库、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等项目建设,补齐县域流通短板,切实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

三是畅通产品上行渠道。推进象山县电子商务创业园、县电商直播基地转型升级,推动现有小微电商园区转型发展,打造标杆式直播基地。实施“数商兴农”工程,通过“产业+直播”模式,鼓励更多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引导直播新业态与象山针织、海鲜、柑橘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四)加强商贸管理,全力提升民生保障

一是压实菜篮子工作机制。谋划做好2023-2024年“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坚持市场储备和政府储备相结合,指导商贸流通企业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积极拓宽货源渠道。更新象山县生活必需品保障应急预案,明确部门职责,形成部门乡镇联合、政企联手的应急保供工作架构。提升“菜篮子”产地保有量、产品自给率、质量合格率等指标,实现产销衔接通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的发展目标。

二是营造平稳行业发展环境。针对商贸行业安全生产、信访工作等领域,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重点行业安全培训。常态化开展商贸行业安全排查行动,2025年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97%。开展成品油专项整治,加强对成品油市场运行管理。加快结对地区农特产品采购进度,拓宽消费帮扶覆盖面,完善消费帮扶采购体系。推进预付卡治理工作,继续强化重点行业整治,推广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加大宣传力度,2025年案件投诉率下降10%。

三是强化再生资源回收整治。提高行业入口门槛,规范集中回收网点,实现“提升转型一批,规范保留一批”,促进可回收和生活垃圾分类整合规范安排。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扩大网点覆盖率,以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回收网络为目标,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优化再生资源布局,科学谋划再生资源回收“点、站、场”三级布局,完善回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