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4479/2025-168657

组配分类

发展规划

成文日期

2025-02-17

发布机构

黄避岙乡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5年黄避岙乡工作思路

2025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举措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的承启之年,更是我乡奋步疾进、加快赶超的关键一年。当前,我们正处于战略机遇的叠加期、爬坡奋进的攻坚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202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24字要求,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市、县部署要求,围绕乡党委“桥港兴乡、工业强乡、农旅富乡、和谐惠乡”战略目标,全力以赴稳预期、强创新、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推动经济规模和质量迈上新台阶、共同富裕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高质量建设渔牧风情港湾门户之乡取得新突破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2025年全乡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6%、8%。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坚持发展为要,以更大力度推动经济发展

聚焦企业提质量。围绕工业跃升攻坚行动,按照“培育一批、发展一批、储备一批”原则,抓好企业扩产升位,发挥日星、易锻、象山港水泥等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橄榄型”中坚力量,力争新增规上企业3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60亿元、增加值超12亿元。聚力科技图强、全域创新,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人才引培力度,争取规上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超2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科研中小企业8家,进一步扩大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覆盖面。持续深化数实融合,推进“数转智改网联”,建成数字化车间2个。

聚焦项目扩存量。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落实重大项目“1245”统筹推进机制,按照“续建促放量、新建促开工、前期促提速”原则,攻坚推进工程项目14个,力争日星五期、易东机械等6个项目早日投产,加快完成永皓模具、麦琪可电子等3个项目主体建设,力促锦球机械等新建项目提前动建,推进项目早投产早开工早见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超2亿元。坚持“集聚集约、高质高效”原则,开展项目用地保障行动,优化大林工业集聚区用地配置,推动谢家西沙湾工业地块有效盘活。

聚焦投资引增量。把招商引资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版头条,重点跟踪宁波溢出优质产业,全方位开展链式招商、产业招商、场景招商等,形成“全年奔跑、全员比拼”的招商氛围,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5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外资项目2个,实现实际内资超6亿元。加大现代商服务业引育,以“两重”加力、“两新”扩围为抓手全方位扩大内需,力争全年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上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5%、16%,限上零售业实现“零突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加快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用好“政企恳谈会”等交流沟通机制,以最快速度回应企业诉求,确保企业困难“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坚持振兴为本,以更高质量深化“千万工程”

夯实农业发展根基。坚持以项目导向做精做强现代农渔业,实现农渔业总产值增长5%。以长牙齿的举措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实现粮食播种面积8600亩、总产量3300吨以上。深化农业“双强”行动,以西沪港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引进农业企业1家,加速推进网箱绿色改造三期建设,提升大黄鱼、西沪三宝等农产品品质及品牌影响力,推动“土特产富”全链条发展。加快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总投资约6000万元的“安澜海塘+”提升改造工程和防洪排涝项目。压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常态化开展“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完善养殖船筏“一船一档”管理,开展养殖排筏数智化管理试点探索,夯实海上安全生产基础。

提升全域旅游品质。坚持全域统筹、品质提升,充分融合“海洋+”“文化+”“美食+”“康养+”等元素,做深“IP、流量、体验”文章,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游客接待量增长10%,旅游总收入增长15%。加快景点提档升级,以打造“斑斓海岸”精品线为抓手,串联村庄景点,发挥南铂、四季青藤等滨海度假酒店优势,完成海上平台2期、艺术中心装修枕云坞等项目建设5个。丰富文旅消费供给,加强传统产业与文化创意、IP打造、亲子研学等新型业态融合,推出海洋+”消费新线路10条,引进滨海露营、休闲垂钓、渔文化科普等新业态9个,以常态化增殖放流串点扩面,形成长效产业链,多渠道销售特色文创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流量变消费增量。

规划强村富民路径。“千万工程”为牵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推广片区组团、产村融合、“闲置农房+”等村庄经营新模式,持续优化5共富工坊,探索新建白屿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持续放大黄鱼、西沪三宝等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老百姓致富增收力争全乡13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30万全覆盖,50万元以上行政村达70%,带动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2%。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足各村特色产业等资源,完善青年入乡招引机制,培育农创客15名,加强文化特派员、农村指导员、第一书记技术赋能和项目支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三)坚持建设为纲,以更高标准提升乡村品质

推动城乡品质向优。结合新一轮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中心+组团+重点”的理念,科学编制村庄详细规划,探索“斑斓海乡”统筹规划协调模式。深化和美乡村“三大行动”,积极争取财政部“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高质量完成农村财政奖补项目5个,新增村道提升村3个、盘活闲置用地用房1.5万平方米,动建总投资2100万元的梅龙线提升工程,提升改造农村公路5.4公里全力争创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提升设施水平,全速推进海警学院象山院区建设

推动绿色低碳向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市涉水生态巡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建成投用垃圾中转站,常态化推行生活垃圾清洁直运模式,提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完成大林、高泥污水处理终端修复扩容改造项目,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水平。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象山港区域入海排污口动态监管,常态化推进海漂垃圾污染防治,加强养殖尾水处理设施日常运维监管,建设“水清滩净、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推动文化引领向前。深入实施“浙江有礼·象善有你”县域文明新实践,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充分运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位,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我们的礼堂”等文明主题活动30场。发挥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优势,深入实施黄避岙“耕海牧渔”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常态化举办送戏下乡、文化走亲、非遗进农村系列活动,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个,营造人文和谐乡风。

(四)坚持民生为实,以更细举措增进人民福祉

提供群众舒心的公共服务。突出健康优先发展,拓展乡卫生院健康服务覆盖面,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巩固国卫镇创建成果,积极创建健康村、健康家庭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地制宜地构建非遗教育体系,保障非遗校园传承常态化、正规化、序列化运行探索幼儿园“岙乡行走”园本课程,平稳有序做好中心小学撤并工作严格监管食品安全,进一步发挥基层食品安全宣教站点功能,打造黄避岙特色食品安全品牌宣传阵地

构建群众放心的保障体系。健全共富型大社保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稳步推进“甬宁保”、长护险参保率,户籍人员社保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抓好社会保障兜底工作,增强多元化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慈善、残联、红十字等社会公益事业,做细做实帮扶工作。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开展高技能人群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4个以上。持续推进退役军人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站专门窗口建设,构建社会化拥军工作新格局。加强“一老一小”照护服务,规范推进农村互助颐养小院提升工程做好困难儿童、青少年排查救助,确保共富路上一个都不少。

营造群众安心的社会环境。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发挥网格、司法、民警等力量,进一步完善访调诉裁一体化”机制,实现矛盾纠纷高效精准化解。持续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反诈骗、反走私等专项工作,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探索农村信访法制化路径,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确保在重要节点不出事、不惹事,保障村级组织换届平稳有序推进提升全乡安全运行水平,深化“蓝焰视卫”预警系统建设专项行动,加强工业企业危化品、涉海涉渔、防汛防台等领域排查,完善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