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2407016X/2025-168701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成文日期

2025-02-19

发布机构

县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象山县立足生态本底发挥海洋生态优势开辟蓝碳价值实现新路径

象山县立足海域资源优势,抢抓“蓝色增长”发展机遇,聚焦蓝碳基础能力提升、工作体系建设、转化模式创新,激活“蓝碳密码”,全力推动象山由海洋资源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承办养殖用海管理全国现场会,累计存入象山蓝碳生态账户碳汇量约6500吨,完成交易超3000吨。

(一)理资源、清家底,建立蓝碳资源新账本

一是理清蓝碳本底。系统开展象山全域蓝碳资源本底调查,搭建全省首个蓝碳典型生态系统数据库,绘制形成全域蓝碳资源动态底图69.98万公顷,核定西沪港海域碳汇2600吨。

二是开展确权核算。全省首创水面、水体、海床、底土等海洋使用权“四权合一”立体分层确权管理办法,探索应用养殖用海“三权分置、二级经营、一证到底”开发利用模式,创新推出微型生物、大型海藻、贝类养殖等蓝碳核算机制。截至目前,累计公开出让浅海滩涂养殖用海共114宗、面积15216.22公顷。

三是建立蓝碳账户。高效整合宁波和厦门两地蓝碳市场供需资源,全国首建跨省蓝碳生态账户,实现两地线上线下蓝碳生态产品动态开发、登记、交易、核销、应用闭环管理,为50余家企业建立碳账户。

(二)建平台、强合作,健全蓝碳工作新体系

一是搭建研究平台。深化“政院企”合作,组建蓝碳创新联盟,依托数智蓝碳研究院,专业化开展蓝碳研究,累计形成蓝碳专业报告4个,提供蓝碳专业咨询决策20余项。

二是创新交易平台。成立宁波产权交易中心象山蓝碳交易分中心,制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规则,发布全国蓝碳团体标准,完善异地蓝碳认购机制,实现碳汇量自动核算、蓝碳等级评价、多方交易对接等功能机制。截至目前,累计拍卖蓝碳5次、总金额30余万元。

三是打造服务平台。建立工业互联网数智双碳管理平台,全省首创双碳“一件事一次办”增值化服务板块,为50余家企业出口提供碳排放核算、碳足迹追踪等一站式、全周期双碳服务。

(三)重创新、求突破,构建价值转化新通道

一是构建蓝碳交易拍卖通道。创新实施甬厦“蓝色合伙人”行动计划,联合“一办一院一中心”,绘制蓝碳交易流程图,策划推出蓝碳拍卖交易,以溢价率253.3%超预期完成全国首单“蓝碳”拍卖交易。

二是突破蓝碳转换通道。发布全省首份“蓝碳”赔偿机制工作指引,打造“刑事打击+民事赔偿+生态修复”环境资源审判新模式,构建生态司法和海洋碳汇交易平台价值转化直通机制,成功完成2起全省首创“蓝碳+产权+司法”生态补偿交易。

三是创新蓝碳质押通道。不断扩大蓝碳金融增值服务,发布全国首个工程超额碳排放损失保险条款及首个碳账户综合保险产品,完成全国首单“蓝碳”浒苔保险,发放全省首单蓝碳质押贷款,累计实现碳汇增值超过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