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4348/2025-169189

组配分类

发展规划

成文日期

2025-03-18

发布机构

涂茨镇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涂茨镇人民政府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涂茨蹄疾步稳启新元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以工业强镇为重点、产城融合为中心、山海联动为主线,全面实施“聚焦经济发展争上游,聚焦全域美丽争突破,聚焦城乡品质争提升,聚焦共同富裕争示范”“四聚四争”行动,锚定目标抓落实,加压奋进谱新篇,着力构建“核心带动、两翼驱动、山海联动、多片互动”发展新格局,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示范镇,全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山海新城。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202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社会总产值增长7%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聚焦经济主线,增强高质量发展实力

扶优做强工业经济。深入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发挥规上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持续释放中广核(新能源)、劳伦斯、新乐船厂、腾华等企业活力,加大“小升规”“规上亿”力度,力争新增规上企业6家,争取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4.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7.6亿元,均同比增长8%以上。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聚焦“才能兼备、余生有幸”八大目标产业链群强链补链延链,持续跟踪对接茸发、易条龙、东方集团等优质项目,争取项目早日落地,计划全年完成内资3.2亿元,利用外资600万美元。

培优育强创新主体。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推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争取完成规上工业研发费用800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亿元,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聚焦重大项目攻坚突破,持续夯实涂茨发展硬支撑,着力抓好中广核象山涂茨海上风光同场、矿地综合利用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欧佩亚、蓝布正、象山6号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动建;争取腾华、灵峰、德丰森等重点工程项目早日投产;保障宁波市智能制造示范性区域中心项目有序实施,争取完成工业投资7.6亿元。

创优释放变革活力。全面落实营商环境“一号工程”,以政务服务改革为牵引,围绕镇域产业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镇领导包联企业衔接推进机制,创优营商沃土,释放发展潜能。保障机构改革高效平稳过渡,有序承接原象山县经济开发区内企业划转,创新试点工业社区管服模式,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等责任。抢抓口岸开放契机,争取新乐船厂口岸码头实现临时开放,进一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口岸通关、服务标准等开放水平。

二、聚焦强村富民,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扮靓美丽乡村新颜值。持续巩固提升市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创建成果,推进汤岙村未来乡村场景打造、钱仓人文乡村建设,争取永联、珠山、庵后等一批农村公益事业奖补项目。深化打造“1241”共富村联体,以直播基地赋能本地产业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聚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强村公司辐射带动作用,围绕各村资源优势谋划村经营性收入增长项目。打造屿岙村企联动示范点,实现村庄治理和集体增收同频共振。积极向上争取金电共富基金、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及富甬集团共富资金,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打造全域旅游新高地。坚持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用好无人岛开发、矿地综合开发利用等政策红利,争取饭桶山二期、爱奇迹音乐节等一批项目落地。深度挖掘钱仓、大坦、毛湾、中堡等各村资源,实现旅游与海防文化、现代渔业、红色资源等多种要素有机融合,通过各类特色景点串点成线,构建“漫涂山海经”旅游带。释放品牌效应,激活区域业态,进一步打响“春华秋实”、东海第一口小海鲜等文旅品牌,带动区域民宿餐饮等业态发展,实现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增长10%以上。

把握农业发展新机遇。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对接宁波水产种业园区等平台建设,逐步引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本地农业主体创新发展、多元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鼓励以土地、资金、技术为纽带,多维度构建农业发展利益分享机制,加强家庭农场等扶持培育,巩固粮食基础产业生产,稳定种粮面积,谋划打造特色精品农业项目。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300亩,推进汤岙垦造耕地建设,完成里庵、大坦、永联等水利面上工程。

三、聚焦产城融合,提升高质量发展形象

有机更新镇域风貌。深化“产城融合”发展战略,按照全镇“一张图”规划理念,科学编制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方案。加快建设镇南新区,有序推进邻里中心、涂茨镇集中迁建安置区及配套道路项目,进一步优化完善新区路网、管网工程,积极谋划新区闲置地块的招商引资,打造集行政服务、商贸集市、休闲文化、教育卫生、生活居住等五大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多元化产城融合枢纽。有机更新老城区,建设四好农村公路,启动通校路白石坑——中心校段改造提升项目。

加强城乡精细管理。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面运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平台完善执法队伍体系建设,深化“互动治理型”执法新模式,落实常态化巡查、联合执法、吹哨报到等工作机制,保障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一户多宅”、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等各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坚持疏堵结合,抓好闲置宅基地及农房、边角地、废弃地的规划利用,探索建立镇域振兴土地超市,双向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和用地指标。完善危旧房治理,闭环预警分析、定期巡查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群众居有所安。

筑牢绿色发展基底。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警示片等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关注群惠臭气扰民、无人岛、方兴牧业等突出环保问题。一体推进“治水、净气、清废”三大行动,持续打好养殖尾水守卫战、秸秆禁烧持久战、固废处置攻坚战,严格落实“田林河湖长”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优化垃圾清理“集中收纳,以桶换桶”模式,推进“美丽庭院”“美丽小巷”创建,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四、聚焦民生福祉,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始终将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硬任务,加强源头治理,重视初信初访,不断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矛调品牌见行见效,推进品牌调解室建设,推动旭拱岙社会治理培训中心投入使用,延伸“说”系列活动经验做法,促进基层组织问题处置向“前哨”阵地转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引入“安邦”专业团队,组建专职消防队伍,用好安全生产“一张图”平台系统,加强企业、沿街店铺、群租房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管理。

提优社会保障体系。建强“一站双中心”,凝聚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志愿者、公益慈善资源等,吸纳新就业群体和外来居民,合力构建融合发展、运转有效的“五社联动”局面。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统筹做好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助残帮困等工作,积极开展品牌服务项目,持续提升统筹层次和兜底性社会保障水平。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建强用好镇级“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发挥象山县退役军人电商直播创业孵化中心功能,大力开展创业就业培训。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卫生服务能力,推进慢病一体化门诊、医防护一体化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化驻村服务和巡回医疗相结合的家庭医生工作新模式。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压实包保主体责任,优化健全食品安全闭环管理机制。持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支持老年学校优化教学课程,小学、幼儿园开展特色化办学。加强文化服务供给,切实发挥文化礼堂作用,积极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持续推进文明创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