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推进象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象山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作出新的气象贡献。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强履职能力担当
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局党组带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第一议题引领学、党组中心组交流学、全局会议广泛学、青年理论趣味学、党日活动沉浸学和学习强国实时学,把党的领导贯穿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全链条。做好巡视“回头看”离任审计整改工作,逐项剖析问题根源,分类制定整改措施。
2.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建立完善五段式“梯次化”“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业务。完成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建设,配合做好S波段雷达建设前期工作。开展气象高质量发展区域站点建设项目,加密气象站网建设。推进“红美人”柑橘现代农业园区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
3.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赴象山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体验式活动。强化日常管理,通过工作群发送廉政提醒,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4.推动党建业务融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全方位、全覆盖学习。开展市县两级党支部和县第九片区党建结对共建活动,深化“塔山晨曦”党建品牌,锻造“海洋安全、海洋运动、海洋产业、海洋文化”四大服务团队在不同领域的气象服务推陈出新。
(二)聚焦主责主业,切实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1.切实守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切实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准确预报“格美”“康妮”台风风雨影响。台风智能写稿系统落地应用,面向水库、渔港、锚地等重点区域台风快速决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完成“应急使命·2024”演习、开渔节等重大活动及2024象山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气象服务保障。部署“天机”机器人进驻微信服务群,进一步扩大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和传播效率。
2.持续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供给。推进“气象×金融”高质量发展,联合象山农信联社完成宁波首笔“渔业气候贷”落地象山,联合交通银行推动象山首笔“农业气候贷”、首笔“工业气候贷”及首笔“港航气候贷”落地。继续做深做实象山“红美人”柑橘全生育期全链条伴随式气象服务。强化涉海涉渔海洋气象保障,融入式服务保障渔港渔场作业、航线调度和海上生产。与多方共商游艇气象服务,持续提升预报精准度。
3.不断优化气象科普宣传影响力。入驻山海万象App,为平台用户提供及时、准确、优质的气象服务。结合象山海洋文化特色,梳理“海洋二十四节气”,将象山旅游文化IP“酷鸥”融入气象科普视频。以“3·23世界气象日”等为契机,组织开展气象开放日、气象科普进校园、暑期假日学校气象科普研学活动,获评象山县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三)围绕改革驱动,积极履行气象监管职能
1.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推进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增强执法联动,落实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年内与港航管理中心、住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单位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跨部门监管率83.3%,抽查事项覆盖率、抽查结果公示率和后续处置率均实现100%,防雷重点单位实地检查覆盖50%以上。严格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措施,行政审批机关委托事项全部纳入网上中介超市,100%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择中介服务机构。
2.提升气象行政监管效能。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周期监管,大力提升“综合查一次”等行政执法质效,做到气象监管事项全覆盖。全面应用省气象安全数治平台,防雷安全重点单位100%纳入防雷安全风险码管理,数字化档案信息完整度、防雷安全风险码审核及时且线上检查率、防雷安全红码及时消除率、防雷安全重点单位溯源检测率、溯源异常核查率均实现100%。
(四)坚持创新提质,不断完善气象队伍建设
1.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成2项科技项目结题验收,成功申报市局课题项目2项。强化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开展象山不同区域汛期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配合开展象山本地防御超强台风对策研究。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人到上级气象部门挂职交流锻炼,1人申请入驻宁波院士工作站,2人入选2024年度宁波市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第三层次人选,1人入选县级青年岗位能手,1人获全市气象部门“五佳青年”表彰,1人获全市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
3.打造气象文化标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获评“浙江省文明单位”。组织开展青年理论小组学习讨论活动,积极建言献策两个现代化。举办“青年与海”理论宣讲比赛,提升青年气象工作者思想觉悟、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加快气象站网加密建设,推进强对流天气秒预警工程象山落地和一体化智慧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建设,配合开展S波段雷达建设,提升气象基础能力水平;围绕抗旱保供水气象服务要求,推进西周镇蒙顶山人影作业基地建设。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
(二)促进气象防线全面筑牢
统筹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优化天气提醒、天气通报、重大气象灾害主动叫应等规则,提升气象预警信息机器人“天机”的灾害性天气提醒及叫应能力。推进气象与应急、渔业、海事等部门技术共融,提升海上灾害性天气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三)优化气象为民服务供给
开展棚内外气象对比观测,继续做深做实象山柑橘“红美人”全生育期全链条伴随式气象服务,以气象赋能特色农产品避灾提质创优。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气象文化,打造集宣传、研学、体验为一体的气象科普研学路线。
(四)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本地化智慧气象建设,开展设施栽培“红美人”柑橘小气候预报模型研究及象山县夏季对流降水特征研究,提升科研业务成果。强化气象人力保障,深化“内培外引”,做好新进人员教育培养工作,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五)推动党建业务协同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开展“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双融双促”,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文明创建、科普下乡、扶贫结对等开展志愿活动。继续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干部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