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出道”谋发展 “灵南共富”新实践

发布日期:2025-03-25 11:33 信息来源:今日象山 浏览次数:

春日的象山蟹钳港畔,灵岩山麓的杨梅林已泛起新绿。山脚下的“杨梅驿站”人气爆满,熙熙攘攘的游客穿梭于青山绿水间。大家或品尝美食,或欣赏表演,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过去各村单打独斗,现在攥指成拳共谋发展。”泗洲头镇主要负责人指着灵南片区规划图介绍。该镇创新“山海未来”党建工作模式,建立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6个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成员的组织架构,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事务共商、难题共解”的联建机制,定期召开碰头会、专题会,真正实现共商共治,提高了片区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在分类推进灵南片区融合发展方面,突出设计变革,实施建筑师、工程师“双师下乡”行动,合作引入宁波大学、“青年与海”设计联盟等团队,签约5家设计单位,提升了知青街区、墩岙塘街区两大特色街区,梳理了“海、陆、村”三条风景线。

比如,泗洲头村引进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团队,设计清风弄和三星街历史街区,打造泗洲头镇“最美上学路”;又如,上马岙村与多家单位合作,通过“文化+旅居+扶贫”的微改造模式,把上马岙村闲置的房屋打造为民宿群,共盘活闲置农房8家,成立民宿累计达56家,不仅提升了整体美观度,更实现了功能性、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该镇创新实施设计方案审批、数字化管控和建筑工匠登记管理制度,与工程设计公司签约,为农户提供个性化建房设计。镇区有一户居民,因老宅被鉴定为危房,申请拆除重建,鉴于宅基地形状复杂,难以自行规划布局,便委托签约公司,按照户主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确保新居既符合安全要求又满足功能需求,同时彰显和谐美观的建筑风貌。

东海灵岩景区内,飞拉达攀岩项目吸引着年轻游客。镇里统筹6村资源,重点围绕东海灵岩景区和灵南共富集约项目建设,打造产业振兴的标志性成果。把规划、设计、产业、治理等理念贯穿始终,资源共享、产业联动、功能互补、产村融合的片区式组团化发展全面加快。当前,通过共富工坊整合周边6个村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打造了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既为游客提供优质农产品,也为村民增加收入。

站在灵岩山观景平台,蟹钳港的壮阔尽收眼底。泗洲头镇主动融入环蟹钳港规划,统筹推进大灵南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建美了一批村,用好了一座山,提升了一片海。2个未来乡村,2个精品村,以及2个特色村,灵南片区“点上出彩、面上成景”,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集群;重点打造灵岩山景区,创新“景区+”农文旅融合特色场景,去年全镇旅游综合收入超9000万元,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超80万人次;依托蟹钳港小气候,创新发展“海山的杨梅、海塘的甜瓜、海滩的蛏子”品牌,形成了一批县域特色农产品单打冠军。

在共同富裕的赶考路上,泗洲头镇将抓住蟹钳港共同富裕样板区建设机遇,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聚焦“大户外、大健康、新动能、新产业”等主题,谋划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建设“低碳宜居”小镇空间,提升“潮隐兼具”的小镇气质,擦亮“灵山泗水”小镇底色,打造“和美幸福”小镇生活,真正把“强城、兴村、融合”的思路贯彻到城乡共富发展中,持续缩小“三大差距”,奏响新时代的“山海经”。(记者 吴敏勇 通讯员 张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