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24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省市具体部署、县委和县政府重点工作安排,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为推动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工作平稳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本单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聚焦制度筑基,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保障体系一是压实法治建设“头雁”职责。局主要领导将法治政府建设置于全局工作核心位置,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使命。多次主持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身作则学法用法,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精准部署阶段性任务,督促领导班子成员与全体干部职工依法履职,以实干之姿推动全面依法行政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严守合法性审查“安全闸”。严格落实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以刚性约束强化制度执行,以铁腕手段推进监督问责,确保行政决策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全面提升依法行政决策的精准性与科学性。三是激活法律顾问“服务芯”。特邀专业法律顾问入驻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联合法院打造法律援助中心(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站),为全县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打造“一站式”法律咨询、援助服务平台,持续优化退役军人法律服务保障网络,让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在法治阳光的照耀下得到全方位、无死角的坚实守护。

(二)聚焦学法普法,着力厚植法治文化沃土。我局始终将普法工作置于全局工作关键位置,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全力打造全员参与、全程覆盖的普法工作格局,持续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一是压实普法责任“责任链”。制定科学详尽的普法责任清单,将普法任务细化分解至具体科室、岗位与人员,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标准与完成时限,为普法工作精准落地提供清晰“路线图”与“施工表”,确保普法责任层层传导、环环相扣。二是深耕普法学习“责任田”。推行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双轮驱动”模式,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学习研讨,引导大家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系统掌握各项法律政策精髓要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强化理论武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核心法规为重点,开展多轮次、深层次培训学习,推动法治理念入脑入心,切实提升系统内党员干部法治素养与履职能力。三是激活普法创新“动力源”。依托各镇乡(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这一前沿阵地,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普法网络。结合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走访慰问全覆盖等日常工作,将普法工作融入服务保障全过程,实现退役军人党员服务管理与法治教育同步推进、同频共振。利用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适应性培训、走访慰问等契机,并发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法律法规宣传手册,以“面对面”宣讲、“手把手”指导的方式,推动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法规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聚焦执政为民,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效能质效。一是深耕政务公开“责任田”。秉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持续强化公开平台功能建设,创新优化公开方式,全方位拓展公开范围,切实筑牢人民群众知情权与监督权的“保障墙”。2024年,我局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在政府网站这一权威公开渠道发布各类信息,内容涵盖政策解读、工作动态、财政预决算等关键领域,确保政务信息应公开尽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促廉洁,全力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走深走实。二是交出安置任务“满意卷”。我局始终将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积极践行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安置理念,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完善《象山县转业军官、退役士兵安置操作规程》,为安置工作提供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着力构建科学化、阳光化、人性化的安置模式,从岗位匹配到待遇落实,从后续跟踪到权益保障,全程提供贴心服务,实现了退役军人、部队组织和用人单位“三满意”的良好局面,为退役军人融入社会、实现价值搭建坚实桥梁。三是打好“双随机一抽查”“监管拳”。依托浙政钉掌上执法平台这一智慧监管利器,大力开展“双随机一抽查”掌上执法行动,以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聚焦抚恤金等优抚待遇落实情况,精准核查是否存在发放不到位、漏发错发等问题;严查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是否存在冒领、骗取抚恤金、优待金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优抚政策严肃性和资金安全。同时,赴丹东街道办事处大目湾管委会、中国移动营业厅、象山影视城多家企事业单位,对军转干部、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情况、军人烈属优待情况进行实地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不打折,以严格监管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本单位虽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是队伍建设仍存薄弱环节。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本就面临人手紧缺、任务繁重的双重压力,人员频繁流动更是让这一矛盾雪上加霜。部分工作人员在退役军人相关法律政策学习上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业务能力仅停留在“勉强够用”层面,距离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精兵强将”队伍,实现从“人员有保障”到“服务高质量”的跨越式转变,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二是法治工作创新动能亟待激活。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过度依赖上级指示、缺乏自主创新活力的倾向。工作方式方法习惯于“照本宣科”“按图索骥”,未能充分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灵活运用政策法规、创新工作举措,导致工作亮点匮乏、特色不足,难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三是干部职工法治素养提升迫在眉睫。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建设仍需持续发力,特别是在面对实际工作中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具体问题时,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尚显不足,缺乏精准把握法律尺度、巧妙化解矛盾纠纷的实战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治政府建设的质量和成效。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2024年,我局主要负责人严格按照省、市、县有关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积极谋划部署,带头学法用法,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查摆不足,从严从实履行好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推动工作的基本准则,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将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有力推动了退役军人工作法治建设。二是带头学法守法。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局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召集局全体机关干部进行学习研讨,强化严格依法履职理念,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专题听取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严格督促落实年度报告制度,较好完成了全年法治建设各项任务。以自身爱学善学法律的表率作用,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法、守法、用法。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监督约束,切实提升法治建设实效。四是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和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制度。严格执行“班子集体研究、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程序,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将法律审核作为局党组审议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制度筑基,构建法治建设“四梁八柱”

紧密贴合时代发展新态势、政策环境新变化、工作要求新标准,对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制度机制进行全面梳理与学习。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紧箍咒”效应,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标准、严格执法责任,确保行政执法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同时,规范政务信息公开的“阳光操作”流程,明确公开内容、方式和时限,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逐步构建起制度衔接紧密、运行协同高效、保障坚实有力的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法治政府建设一体化工作格局。

  (二)强基赋能,锻造法治素养“过硬铁军”

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把《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内容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必修课”和支部党日活动“核心篇”,坚持常学常新、深学细悟。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相关法律政策学习研讨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持续提升法治建设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法治工作队伍。

  (三)广普法雨,营造遵法守法“浓厚氛围”

将社会普法工作作为年度法治建设的“重头戏”,精心制定科学严密、切实可行的普法宣传计划。一方面,依托社区宣传栏、法治文化广场等阵地开展“阵地式”普法宣传,营造“抬头见法、驻足学法”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组织工作人员深入退役军人家中开展“入户式”走访普法,送法上门、解疑释惑。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常态化的普法宣传,确保普法宣传无死角、全覆盖,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