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丹城六小,一堂有趣的舞龙课开启,校长徐亚青举起龙头,带领学生们学习舞龙,这标志着丹西街道珠水溪村别具一格的非遗项目母子龙,在校园里得到传承,为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注入全新活力。
珠水溪村文化底蕴深厚,是南宋高僧虚堂智愚禅师故里。村内不仅留存诸多历史遗迹,其特色文化项目母子龙更是熠熠生辉。村舞龙队在省赛中多次斩获一等奖。
母子龙表演特色鲜明,母龙由妇女舞动,子龙则由儿童盘舞。表演时,“母子龙”呈现出龙盘柱、叠罗汉、龙腾九霄、螺旋跳龙等精彩招式,尤其是竞速舞龙环节,需完成腾过、螺旋跳和直躺舞龙,尽显猛龙翻滚、云中穿越的磅礴气势,对队员的默契配合、充沛体力以及速度力量掌控都有着极高要求。
然而,近年来,子龙传承陷入困境,子龙表演一度中断。此次村校结合的传承活动,源于珠水溪村文化特派员发起的文化特派员项目。文化特派员深入挖掘村庄文化资源,精准洞察非遗传承需求,携手丹西街道妇联,促成了珠水溪村与丹城六小的合作。
丹城六小挑选了一至四年级的17名学生,组建子龙队伍,并计划进一步创新发展小龙队伍。珠水溪村的舞龙师傅们走进校园,进行专业辅导。师傅们从基础的握杆姿势、步伐移动教起,耐心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孩子们热情高涨,全神贯注地学习每个动作,努力模仿师傅们的姿态,稚嫩的脸上满是对舞龙这一古老技艺的好奇。
今后,丹城六小每周都会开设舞龙课,学习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探索创新,让虚堂故里的“龙文化”在校园里焕发生机,代代相传。(记者 郑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