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24)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石浦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县“363”实施方案为牵引,着力实施镇“渔光之城”十大工程,以百分百的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5亿元。

一年来,我们把产业提质作为“第一要务”,经济运行稳健向好。工业发展扬优成势。激发存量产业潜能,推进戴维医疗耗材智能化生产,助力申菱机电技改项目顺利投产,帮扶勤邦新材料、斐德瑞开拓新品、扩产提量,预计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3.5亿元。助推增量产业发展,积极培育鸣拓制品、皖塑新材料等“种子型”小微企业,新增规上企业6家,预计全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4.9亿元。招商引资多线发力,成立专班制作招商手册、招商地图及招商引资项目表,梳理招商在谈项目21个,总投资6.5亿元的力华港机二期和总投资1亿元的均富二期、安邦管业等10个项目成功签约,全年完成实际内资11亿元、实际外资207.5万美元,分别增长22.2%、144.1%。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戴维医疗婴儿保育箱被认定为“浙江制造精品”,勤邦公司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重点推荐名单,东和船舶成为全县首家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船舶制造企业。文旅发展相得益彰。围绕文旅融合提升三年行动,推进“世界级”小商圈打造,预计全年实现限上商品销售总额29.2亿元、增长8%,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亿元、增长3.5%,累计接待游客27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8亿元,分别增长6.8%和6.5%。系统推进文旅项目,湖礁湾“三个月亮”美好生活主题海岛、半边山汤泉、太空舱露营基地等5个项目投入运营,灯塔酒店、船模非遗馆和渔人码头等项目加快推进。精心打造新消费场景,海岛生活节、望潮音乐节等年轻态活动顺利举办,退役驱逐舰“131南京舰”开放成为国防教育热点,渔港古城景区入选省第一批非遗主题旅游景区,半边山授牌全国沙滩排球赛事基地,圆满承办2024年巴黎奥运会沙滩排球资格赛、亚排联沙滩排球洲际杯等多项国际赛事。精彩呈现“跟着非遗游石浦”系列活动,圆满举办渔家村晚、妈祖如意省亲迎亲、昌国卫“两头会”等传统节庆。农渔发展提质焕新。稳步提升农业基础,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60亩、提升2204亩,新建东卫、九井垦造耕地项目172亩,完成星塘、下洋墩“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409亩,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在石浦召开。推动科技强农,创建甬优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1家、宁波市区域农事服务中心1家,推广稻渔共生380亩,农雾人公司成为全市首家气雾栽培企业。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规模流转土地1.16万亩,重点培育县级以上家庭农场10家,新增农创客6人。聚力夯实渔业基础,完成鸡头闸、马盘区域养殖尾水治理设施提升,增设塘外塘养殖尾水治理设施300亩,实现养殖网箱改造1700平方米。广开渔业发展空间,虾蟹贝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落实推广,浙江首套半潜式深远海养殖平台“东海一号”投放渔山海域,宁波尚辰数字鱼箱获评省数字化改革优秀案例,宁波大学(象山)水产种业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市水产食品产业质量提升暨增值化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在石浦启动。

一年来,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动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资源活化精准有效。强化财政统筹能力,有力兑现减税降费政策,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实现财政总收入4.25亿元、增长2.8%。承压推进“乡财县管”,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近3000万元,全力保障民生、乡村振兴和重点项目建设需求。统筹利用资产资源,加大对东门岛等岛屿、渔港路等岸线码头的自然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对土地、矿山等有价资产的挖掘深度,累计新增国有资产6.8亿元,完成国企资产注入56亿元,全面降低债务风险。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开展拔钉清障行动,顺利完成定皇公路、定影公路、丹石引水等工程政策处理,奋力打赢雷公山物流园区征迁攻坚战,圆满实现签约腾空,加快推进房屋拆除,全面启动渔山村整村搬迁,基本完成部队、国资无证土地权属认定和房征入户、测算。打好工业用地改造提效攻坚硬仗,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00亩,腾挪清退横峙村工业区块低效工业企业2家,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37亩。消化城镇存量闲置土地用于商贸旅游产业发展,东门岛悬崖酒店等地标性项目加快推进,渔需品交易市场完成土地摘牌,东门岛游客集散中心、临海路区块邻里中心加快土地招拍挂。项目推进快速有力。强化项目攻坚突破,组建项目攻坚专班,梳理项目攻坚“四张清单”。协调推进项目前期,宁海南部至石浦供水工程列入浙东引水工程和省重大项目,再生资源产业园二期、对面山渔业保障基地完成可研编制,东门岛基础配套设施工程、临海路安置区一期、金石海塘提升改造完成方案初设。加快在建项目进度,东海(象山)试验场完成主体工程,医疗器械产业园开工动建,再生资源产业园一期完成基础工程建设,里山水库提升改造、石浦片区金石引河水生态治理等工程开工,风情渔港、国庆海塘(渔港)提升改造工程基本完工。

一年来,我们把协调发展作为“第一要求”,渔光之城再展新貌。交通格局外联内畅。打开对外交通大窗口,石浦港海底隧道完成施工招标,G527象山段南向岭隧道提前贯通。优化快进慢游路网体系,渔港中路、渔港南路实现改造提升,铜瓦门一路房屋征迁全面完成、向浦段复工建设,渔港路并行线开展方案初设,定皇公路、金山路延伸段等路网建设有序推进,总投资4.8亿元的全国乡镇规模最大客运中心项目全面完工。打好口岸码头开放提升攻坚硬仗,门前塘中心渔港改扩建项目基本完成,石浦渔港海岸线生态修复与环境提升工程开工,新港口岸通过省级验收,石浦港公共保税仓建成,口岸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城乡环境优化提升。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邻里中心、社区公共空间更宽阔更整洁,环卫保洁、垃圾分类、绿化提升等工作更全面更细致。坚持落实文明城市创建各项机制,引进数智“文明啄木鸟”系统,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大气专项检查”“清废攻坚”等专项行动,整治卫星遥感固废堆放点13处,处理环保信访问题17件。深化“千万工程”,完成鸡鸣特色村项目打造,平稳推进星塘、南向、树桥头农村综合改革项目。强力开展专项执法,抓好滴漏撒源头管控,累计立案18起。常态化巡逻整治无照经营,立案处罚150余起。联动部门做好“三改一拆”,发放停工通知书40余份,拆除违章建筑超2.6万平方米。推动城市有机更新。高水平建设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渔港古城非遗产业街区入选省文化基因转化活化创新项目名单,渔港古城老街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东门渔村获评全县唯一省级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入选全省乡村生态气候旅游目的地。坚持以文化提升乡村底蕴,平阳厂村完成省五星级文化礼堂创建,“开渔第一网·渔家盛宴”、宁波民宿主题文化体验季启动仪式等活动成功举办,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7场,派送“非遗半岛行”活动进村入校46场,新增15分钟文化圈2个。统筹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精提升,锦河小区3幢危房改造工程完成立项,2处老旧小区改造和11处危房完成改造提升。

一年来,我们把民生改善作为“第一目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公共服务真真切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有序完成,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9480万元,占财政预算总支出的70.8%。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石浦镇域学前及义务段教育布局基本确定,番头小学教学楼改扩建项目建成完工,延昌幼儿园投入使用,石浦第二幼教集团正式成立,象山二中与镇海中学签约合作办学。深化“健康石浦”建设,石浦分院县级名中医工作室建成,《牧海为医载爱而行》项目入选党建引领全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戴维医疗向台胞医院捐赠全县首台3.0T磁共振设备。优化现代社区建设,凤凰社区获评省第二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社区,文兰社区“共治理事会”入选市社区工作案例集,海宁社区、延昌社区入选市2024年度社区社会组织“三个百佳”。积极推进基层统战高质量发展,全县首个临时民宗工作站在石浦建成运行。引领拥军爱军新风尚,兵员征集、民兵工作稳步推进,全市首个“荣军医站”在石浦分院投入运营。民生保障实实在在。稳步实施全民参保,本地户籍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保参保率均达99.5%以上,精准扶贫参保率保持100%水平,完成甬宁保参保34822人。精准施策稳定就业,新引进硕博人才6人、青年大学生273人、高技能人才385人,完成失业重点群体帮扶2373人次,渔业零工市场启动运营。做好欠薪投诉处置,受理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07起,妥善化解企业欠薪劳动纠纷164起,成功追讨薪资611万元。实施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社会救助,发放救助金15.4万元,完成安居工程改造5户、残疾人居家环境改造提升8户。用心守护“一老一小”,创建养老机构智能化阳光厨房4家、助餐点2处,完成石浦敬老院招投标,有序推进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招投标,新建家庭养育点5个,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托位提升至440个。社会大局安安稳稳。抓细抓牢信访维稳,接收处理信访投诉件1345件,完成涉纪信访调查12件,打击非访对象1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成功调处民事纠纷192起,有力处置非警务事项2091起。圆满完成世界佛教论坛、开渔节等重点维稳安保工作,投入安保力量2000余人次。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电诈发案量同比下降22.8%,案损金额下降53.6%,推进水产城生态警务室建设和实体化办公,水产城总警情下降49.8%。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工矿、消防、危化品等领域排查化解隐患3965条,整改涉氨制冷企业97家,石浦镇“拆窗破网”工作入选2024年度市优秀网格案例,“应急使命·2024”国家级演习宁波分场在石浦举行,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夯实渔业安全基础,开展涉海涉渔领域安全生产整治攻坚行动,调解重大纠纷12起,顺利通过省安委会挂牌“摘牌”验收。打造商渔共治体系,发挥全国首家海上商渔船联管中心作用,预警干预商渔船分类分路航行超8.6万艘次,多维度、全方位提升渔业安全管理水平。

一年来,我们把自身建设作为“第一保障”,勤廉形象牢固树立。始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大力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示范引领全镇上下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紧跟上级决策部署,完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闭环机制,统筹抓好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市审计检查等整改任务,中央环保督查、七张问题清单发现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党建+民宿”“党建+共富”模式,成功打造共富工坊6家,“湖礁湾旅游”共富工坊在《共产党员》党刊上成功发表。始终依法行政、接受监督。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71件人大代表建议、16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按期办理。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推进、信访问题化解等过程中强化法治保障,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备案3个,完成镇村合同、信访答复合法性审查173件。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认真答复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3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98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共富警务建设,主动化解涉企纠纷40余起。始终奋发笃行、清正廉洁。深入践行“四下基层”、扎实开展“四个走遍”,建立“事长制”以事责人,梳理村社企事务清单194件,一线解决群众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以强攻坚、打硬仗为导向,压担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获评县级季度好团队2个。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小切口”专项监督,推动优化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2项,调查处置违规审批建房问题2个。加大问题执纪办案力度,核查问题线索近50条、立案18起,作出党纪政务处分16人,第一种形态处置10人。

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慈善分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切实发挥,宗教、统计、档案、保密、老干部、消防救援、审计监督、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位代表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人民积极进取、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向驻石部门,向驻石部队,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石浦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重大项目突破还不明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产业融合深度仍需促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镇村建设和人居环境还需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还需加快,城镇管理水平同群众向往仍有差距;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众多挑战,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压力较大。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非凡、责任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重要回信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决策、省市部署,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聚焦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蓝色粮仓集散港”目标,依托国家渔港经济区建设平台,扬长补短、担当实干,全力打造渔业产业化、产业多样化、港口城市化、渔区现代化的新时代“渔光之城”。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财政总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向海图强、固本培优,锻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面向大海洋培育新的产业主体。丰富海洋新兴特色产业类型,围绕海洋信息产业园招引一批海洋龙头企业,孵化一批涉海创新小微企业。探索渔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尚宸数字鱼箱业务拓展和智能化设备投用,对接宁波海上鲜推动水产品线上交易中心平台建设,保障水产城渔获物定点上岸码头正常运行,开发建设水产品质量溯源体系,推进渔产业全链路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逐步提升高端水产品交易水平,实现俄罗斯捕捞船直航新港码头,做精做深帝王蟹进口业务,积极拓展北极贝、银鳕鱼等进口市场,用好电商直播广开线上销路,全力打造国际进境食用水生动物集散中心。扩大深远海养殖规模,探索推广“东海1号”新型养殖技术,规范养殖用海管理,处置历史违法用海,推动养殖用海“三权分置”,构建“蓝色粮仓”全新发展格局。

狠抓大制造积蓄新的发展动能。夯实工业经济支撑点,重点保障申菱机电、戴维医疗、勤邦新材料等龙头企业经营向好,紧抓立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盛洋电子二期、致峰智慧交通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东能贸易、宁润气体、双马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全面排摸新的增长点,加快力华港机建成投产后产值释放,推动勤邦5号线、东和新订单增产超亿元。积极开展规模培育,掌握企业运行情况,重点鼓励小而精企业快速发展,充盈“小升规、规上亿”培育库。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完善招商宣传手册,用好以商引商、万洋众创招商团队等优势,重点聚焦沪甬温台资源,争取招商项目落地石浦。

聚焦大文旅打造新的特色格局。打造“上山、入海、登岛、留岸”旅游布局,统筹抓好渔港古城、东门岛、半边山等重点区块,动建悬崖酒店、凯悦酒店、船模产业园等文旅项目,推动渔人码头、“渔光记忆”文旅驿站开业运营,加快半边山高奢酒店、山海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动态跟踪渔港古城二期、M湾渔村等县级续建项目进度,确保开工快、施工稳、完工好。深化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建设,不断扩大中国开渔节节庆效益,持续打响“跟着非遗游石浦”活动品牌知名度,新建昌国卫海防文化展示馆、东门岛海洋渔文化研学中心等文化项目,深入打造东门海洋渔文化生态岛,推动海洋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度培育文旅品牌,探索建立石浦“海”字号品牌矩阵,联合县旅游集团、半边山、水产城等主体,有序推出“海街”“海宴”“海宿”等子品牌,擦亮旅游金名片。

(二)深挖潜能、承压奋进,打开均衡发展新局面

统筹资源聚合力。做大做强财政收入,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推动税收政策落到实处,努力发掘增收潜力。大力培育新兴税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加强非税收入统筹管理,密切关注土地、矿石的出让和成交信息,及时掌握预算外收入的收缴动态,确保及时、足额入库。盘活利用现有资产资源,探索谋划车位市场化运营、房地产租赁、船舶打造出售等一批产业项目,助推优质资产的统筹调度和灵活利用,激发企业扩大营收、创造利润的内生动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东海渔都AA+等平台信用优势,提高直融资占比。严控隐性债务新增,加快隐债化解速度,力争隐性债务清零。

用足优势强保障。加强对EOD贷款、专项债券、国债资金的管理统筹,大力保障医疗器械产业园、再生资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深挖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宁波市首批卫星城市建设试点镇等品牌优势,利用千年古城复兴契机和渔港经济区等资源禀赋争取专项补助,谋划一批园区建设、旅游开发、岸线整治项目,有效筹集建设资金,为城镇发展和风貌提升腾挪空间。完成石浦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为项目建设提供空间保障,加快推进东门岛悬崖酒店配套道路建设,做好临海路区块、东门岛游客集散中心项目供地工作,完成渔山村整村搬迁签约腾空。

紧盯项目抓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大重点项目攻坚力度,突出抓好新建项目27个,续建在库项目30个,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加快签约项目开工动建,保障宁海南部至石浦供水工程象山段、宁波象山檀头山岛风电场“以大代小”改造工程、再生资源产业园二期、渔需品交易市场等项目早日开工。强化在建项目协调跟进,推动东海试验场、番西ABC房建、里山水库提升改造等工程建设完工,再生资源产业园一期和医疗器械产业园完成主体工程。

(三)建强基础、积极开放,优化港城融合新格局

城镇面貌深层焕新。紧抓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机遇,全面推进城区微改造、精提升,系统谋划铜钱礁、炮台山、南汇等区块风貌改造,持续深化渔港路城市设计和周边区块研究,加快推动渔港路城市之眼、城市阳台等景观节点建设,聚力打造最美“渔光大道”。推动城市环境微改造、精提升,实施减线、减栏、减色、减字、减污“五减”行动,让道路、街区“无界融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蓝天碧水清废净土保卫战,加快实施金石引河水生态治理工程,持续开展养殖尾水治理,全力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市涉水生态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

公共配套精准提档。着力构建城市智慧管理体系,建强“城市大脑”,推动城市治理降本增效,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完善路网体系,全力保障石浦港海底隧道、G527象山段等工程建设,加快推动科技园区4条配套道路和铜瓦门一路等建成完工、石浦客运中心投入使用。点亮“渔光之城”城市IP,设置城市IP公交线路、赛事活动、特色打卡点等年轻态场景。提高供水治污水平,全力保障丹石引水工程、象保生活污水厂(二期)建设。强化住房保障,加快推进锦河小区等6处危房改造工程。满足文体活动场地需求,探索利用高架桥下空间,打造篮球、羽毛球场等休闲运动场地,新建一批公共体育设施和一处城市骑行场地。

现代渔港提质建设。深化石浦港口岸开放,协同推进新港码头清淤、石浦港区海事气象水文监测系统等项目建设,确保口岸建设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加强渔港基础建设,加快石浦渔港海岸线生态修复与环境提升工程进度,推动对面山渔业保障基地项目开工,完成东门渡头码头、门前塘中心渔港码头、番西渔港等3个修复工程。开展渔港综合整治,探索渔港码头经营管理方案,盘活渔港码头资产资源,向上争取渔港资金建造石浦港清淤挖泥船、运泥船,谋定渔港常态化清淤方案,切实做到开放畅通。

(四)串联资源、团结发展,取得乡村振兴新突破

做强现代农业。抓好农业基础,落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田套合”任务,新建高标准农田300亩以上。坚守粮食安全底线,严控耕地“非粮化”,确保全年播种粮食1.3万亩以上。促进农旅品牌融合,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挖掘“稻鱼米”“南向梨”等能与旅游相结合的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销量,推动农业提质增收。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探索“产业农合联+基地+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适度规模经营”等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争创荔港基层供销社省级赋能强基样板。

建设和美乡村。强化规划引领、风貌管控,注重资源挖掘、特色塑造、产村融合,深入推进“双师下乡”行动,助力探索各村差异化发展道路。择优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样板,全面推进新鹤、对面山、平阳厂、蒋上湾等农村综合改革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新农村格局。打好“三清三美”文明攻坚战,优化实施村落立面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综合管线改造以及人行道绿化整治提升工程。开展卫片专项整治,将违法用地监管纳入农村个人建房批后监管管理范畴,由专人分片区进行管理,同步探索用地预审批、现场审核机制,最大限度遏制新增违法用地。

推动强村富民。提前谋划、认真梳理乡村发展路径,确保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以上,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6%以上,实现超六成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挖掘林业可利用空间和城镇绿地资源,尝试推广特色花卉种植,助力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引进培育农二代、农创客等新型主体,树立农雾人等智慧农业、数字农业主体典型。培育新一批农业电商主体,挖掘本地特色农产品直播销售新主体,写好种养加、产供销多元发展文章。

(五)兜住底线、增进福祉,打造和谐社会新高地

聚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接企业签约创建教育基金,启动石浦中学改扩建项目,完善荔港学校改扩建方案,推动石浦小学迁建,落实金星学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力促镇域学校共建、融合、协作发展。做优做强“一校一品”,探索全链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合力筑牢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体系。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深化与宁波二院的城市医联体建设,推进东部卫生院项目落地,改造鸡鸣村、五新村2家村级卫生室。完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凤凰社区新办公服务用房投入使用,新建小区自治服务站2个。充分发挥台联会、侨胞之家阵地作用,持续推进侨界文艺宣传、两岸民间交流等活动,争创省“十佳”基层侨联组织。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聚力缩小差距、共同富裕,推进全民参保扩围提质,户籍人员参保率保持在99.5%以上,同步提升“天一甬宁保”、长护险参保率。倾力聚焦就业保障,加强渔业零工市场和村社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组织企业赴外招聘、开展多种类型招聘会,鼓励个人灵活就业和自主就业,新增就业1000人。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完成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东部养老院招投标,创建助餐点及共享餐厅。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新建社区托育园1家、家庭养育活动点3个、“医防护”示范儿童健康管理指导中心1家。完善全链条全周期的助残扶残保障服务体系,谋划建立残疾人慈善就业基地,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居家环境服务改造提升及安居工程。

营造社会和谐氛围。抓牢网格、微网格队伍建设,深化“四百”网格服务活动,加强国防、反恐、反邪教、禁毒、防溺水、食品安全等方面宣传,切实做好“一社一品”创建。积极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每周运用周末接访制度,研究会商重点积案和疑难问题,定期召开信访联席会议分析信访形势、研判化解积案,深入开展农村涉纪信访专项整治和重复信访专项“清零”行动,推动信访生态持续向好。盯紧抓牢八大安全领域,继续落实“厂中厂”、“园中园”企业隐患整改,重点关注海上生产安全,组织船东船长开展防毒气、规范使用器具等相关演练,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推进“共富、共治、生态”警务建设,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实现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双下降。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严防重大极端事件发生。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政贵在行、事成于实。我们将秉持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起而行之的执行者、真抓实干的行动派、攻坚克难的实干家,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发展各项事业中去,努力让政府工作落点更实、效率更高。

(一)以“公心”强引领,打造忠诚政府。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从政治高度谋发展、定政策、办事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沿正确方向前进。

(二)以“正心”立法治,打造法治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开展工作。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让阳光透视权力、让权力服务人民。

(三)以“真心”尽职责,打造担当政府。大力弘扬“六干”精神,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工作作风,深入践行“事长制”,做到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健全重大事项“挂账、交账、清账”机制,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真正攻下一批项目、解决一批问题、办成一批实事。

(四)以“明心”正清风,打造廉洁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深入推进廉洁政府建设,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抓好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成果运用。围绕财政资金分配、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审批监管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监督、规范权力。坚持厉行节约,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把过“紧日子”作为习惯、变成常态。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保持“战”的姿态、“拼”的劲头、“闯”的勇气,为谱写新时代“渔光之城”绚丽篇章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