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要草莓味的牙膏。”“妈妈,妈妈,这支牙膏会发光哎,我想要这一支。”琳琅满目的货架上,从“可吞咽食品级”到“防蛀护龈黑科技”,从恐龙造型到草莓奶昔口味,儿童牙膏市场正上演着一场“甜蜜大战”。但市场监管部门在近期开展的专项检查中却发现:超三成家长在选购时存在误区,部分产品暗藏安全隐患!
日前,在一次针对儿童用品市场的专项检查行动中,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某母婴用品店内发现了一款存在违规问题的儿童牙膏。
该款牙膏的外包装设计存在明显缺陷:其大面积使用的卡通角色图案遮挡了产品标签上的关键信息,这直接导致消费者在选购时,无法清晰、完整地查阅该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生产厂商、执行标准号、注意事项等标识内容。
这一行为同时违反了我国《牙膏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条和《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第六条的要求,执法人员当场要求该商家将违规牙膏全部下架停止销售,并对店内销售的所有产品(特别是儿童化妆品和日化用品)进行全面的自查自纠,重点检查产品包装设计是否存在类似遮挡标签信息、误导消费者或不符合法规要求的情况,严防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目前,市面上的儿童牙膏不仅造型多样,香型也众多,这导致不少家长在选购时,容易将牙膏的选择权交给孩子,甚至把挑选牙膏的过程当作选玩具一般,主要依据外观和口味喜好来决定。然而,儿童牙膏并非玩具,其核心功能是清洁口腔、预防龋齿,安全性至关重要,在选购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一查备案编号。国产牙膏备案号为“x国牙膏网备xxxxx”,进口或者港澳台地区的备案号跟国产的不同,但也有其编写格式。牙膏虽不属于化妆品,但属于按照化妆品进行管理,市面上销售的儿童药膏不仅要符合《牙膏监督管理办法》中的规定,也要符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对于儿童化妆品的规定。
二看关键信息。一方面,要关注标签信息中的摩擦剂类型。摩擦剂是牙膏的主体原料,其硬度至关重要。摩擦值过低无法有效起到清洁作用,过高则容易造成牙齿硬组织磨损。儿童乳牙的牙釉质较薄,牙龈脆弱,牙齿钙化程度低,因此摩擦剂颗粒不宜过粗,以免损伤牙釉质。例如,颗粒较大的碳酸钙摩擦值较高,不太适合乳牙;而水合硅石、氢氧化铝、磷酸氢钙等颗粒相对细腻,性质较为温和。消费者选购时要注意查看产品配方及适用年龄范围,选用合适的儿童专用牙膏。另一方面,要关注含氟量。儿童含氟牙膏的氟含量标准为0.05%-0.11%,3岁以下婴幼儿吞咽控制功能尚不完善,刷牙时极易发生误吞,因此不建议使用含氟牙膏;3岁以上儿童在使用含氟牙膏时需严格控制用量,避免吞咽过多导致氟摄入过量。
三配合专业建议。对含有防腐剂、香精、酒精等成分的牙膏要谨慎选择,若在选购时拿不定主意,可向牙医咨询,或使用“化妆品监管”APP扫描牙膏外包装上的二维码,查询产品相关信息及抽检情况。
市场监管部门温馨提示:自2023年12月1日起,牙膏在上市销售前需进行备案,在选购牙膏时可以通过“化妆品监管”APP查询。儿童牙膏可以宣称的功效类别仅限于清洁和防龋,在产品销售包装展示面应标注有儿童牙膏“小金盾”标志。守护童真笑容,需要理性泡沫。当货架上的童话包装褪去光环,科学护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