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62414/2025-172320
工作进展
2025-07-18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主动公开
近日,我局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调整海岸线向海一侧涉及耕地保护红线区域岸线的要求,对相关区域进行了详细核查,最终决定对长大涂围涂区和花岙二期围涂区实施海岸线调整,以落实省级耕地、林地、园地、草地空间治理试点工作。
此次调整旨在合理解决海岸线向海一侧已纳入耕地保护红线的耕地管理问题。我局逐图斑核实了开发利用现状、涉及永久基本农田情况、垦造耕地手续办理情况及岸线调整意向等情况,经综合考量后上报该两区域。
长大涂围涂区位于象山县高塘岛乡西侧海岸滩涂,是浙江省海岸滩涂综合利用的示范点,该区域内涉及永久基本农田面积68.1931公顷,岸线长度约2681米。建议修测岸线向向海一侧调整,原位于向海一侧的永久基本农田经岸线修测后划为向陆一侧。
花岙岛作为国家级海洋公园,其生态功能核心区必须确保完整性与连通性,花岙二期围涂区位于生态保护红线与国家海洋公园交汇地带,区内涉及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20.01公顷、自然保护地面积5.66公顷,岸线长度约2415米。建议修测岸线向向海一侧调整,原位于向海一侧的永久基本农田经岸线修测后划为向陆一侧,同时,原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5.66公顷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随岸线向陆一侧调整纳入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生态保护范围和面积保持不变。调整区域涉及的浙江象山花岙岛国家海洋公园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重合,调整后的岸线布局不涉及自然保护地范围或功能的改变,符合自然保护地管理管控要求。
通过岸线调整,厘清了土地管理边界,解决了红线交叉导致的管控矛盾。调整后区域将纳入土地管理,有效破解了基本农田的指标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难题,为“多田套合”政策落地提供优质潜力补充空间。曾经的围涂区转变为陆海生态交汇的活力廊道,不仅是空间布局的系统优化,更是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是践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